近45年来长江上游通天河径流量演变特征及其气候概率预报

被引:22
作者
靳立亚
秦宁生
毛晓亮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
关键词
通天河; 径流量; 气候概率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7.2 []; P456.8 [统计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长江上游通天河流域直门达水文站1957~2001年各月平均径流量资料,对长江水系通天河的径流量变化规律及与气候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天河月平均流量具有很好的持续性,尤其是7~12月,其显著落后自相关可达4~6个月以上;近45年来,通天河流量经历了小—大—小的演变过程,期间出现过径流量的多次转折,其中1967年由大变小,径流量持续减小直到1979年,长达11年;1979年径流量由小变大,直到1989年达到历史(有记录以来)最大值,持续时间长达10年;1990年代径流量持续减小;从1998年开始,径流量又开始表现出增大趋势;年径流量表现出较明显的准2年短周期和7.5及12.3年的长周期变化;年平均径流量与同期6~9月降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关系不显著。对径流量丰枯划分的标准不同,进行径流量转移概率的预报结果也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三江源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李林 ;
朱西德 ;
周陆生 ;
汪青春 .
气象, 2004, (08) :18-22
[2]   青藏铁路沿线的四季划分及其温度变化分析 [J].
汤懋苍 ;
钟海玲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03, (05) :440-444
[3]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J].
李栋梁 ;
魏丽 ;
李维京 ;
吕兰芝 ;
钟海玲 ;
季国良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1) :60-70
[4]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及其异常的诊断分析 [J].
李栋梁 ;
李维京 ;
魏丽 ;
钟海玲 ;
吕兰芝 ;
季国良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1) :71-83
[5]   近四十年来长江源区河流水沙量的变化 [J].
吴豪 ;
虞孝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2) :175-178
[6]   长江河源地区及通天河流域水文特征 [J].
吴豪 ;
虞孝感 .
水文, 2002, (01) :52-53
[7]   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量长期变化特征 [J].
冯建英 ;
李栋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4) :478-484
[8]   长江源区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吴豪 ;
虞孝感 ;
许刚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1, (04) :1-5
[9]   多窗谱分析方法及其在全球变暖研究中的应用 [J].
江志红 ;
屠其璞 ;
施能 .
气象学报, 2001, (04) :480-490
[10]   黄河上游径流量的长期演变特征 [J].
冯建英 ;
柯晓新 ;
姚志宗 .
人民黄河, 2000, (10)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