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地壳演化的基本特征

被引:12
作者
侯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长沙
关键词
构造区; 构造系; 大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格局变迁; 海南岛;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92.02.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系采用历史分析法对海南岛的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变质作用、构造型相进行分析.可将其地壳演化划分为前地槽、地槽、烛台、地洼四个发展阶段;采用动力分析法把具有成生联系的构造成分归为一起。作者认为海南岛存在着古北东,古东西、北北东、南北构造系和环状构造系:用历史和动力综合分析法全面探讨海南岛地壳演化与构造格局变迁特点。可得出结论:其前地槽发展阶段受北东古构造系控制,于地槽发展阶段叠加了东西古构造系:地洼初动期北北东构造系又疊加在东西古构造系之上并产生复合;地洼激烈期北北东向构造系与东西构造系产生联合环状构造系:地洼余动期的东西构造系和南北构造系又先后叠加在环状构造系之上.海南岛地壳在长期复杂多阶段的演化过程中,曾几经左,右旋交替的剪切作用,最终导致形成海南岛环形块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南海大地构造与陆缘活化 [J].
刘以宣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4, (03) :209-226
[2]   海南岛石碌式铁矿的大地构造成矿条件初探 [J].
陈国达 ;
关尹文 ;
邓景 ;
胡火炎 ;
柳天树 .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1977, (03) :1-12
[3]   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 [J].
陈国达 .
地质学报, 1956, (03) :239-271
[4]  
成矿构造研究法[M]. 地质出版社 , 陈国达 著,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