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南沙岛礁及周边港口可达性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21
作者:
石伟
[1
,2
,3
]
苏奋振
[1
,3
]
周成虎
[1
,3
]
吴文周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南沙群岛;
综合可达性;
控制态势;
最小累积成本距离;
乘法加权Voronoi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52 [中国水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中国的南沙群岛位于南海南部,岛礁星罗棋布,但受到岛礁自身面积及其他自然条件的限制,自持力和承载能力都较差,需要外界的持续补给才能维持大量人口的活动。南沙岛礁远离大陆,分布于被称为"危险地带"的珊瑚礁丛中,补给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南沙群岛的岛礁部分被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非法侵占,这些被其他国家非法控制的岛屿和沙洲的控制态势对其周边的海域产生一定的控制,并且将对通过的船舶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南沙岛礁补给困难和控制态势复杂的现状,本文从南沙岛礁的自然条件和控制态势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累积成本距离和加权Voronoi图的综合可达性指数,通过建立水深与航行成本的分级对应关系,构建了南沙岛礁及周边港口可达性评价模型,计算了南沙23个岛礁和周边国家9个重要港口之间的综合可达性指数,通过分析南沙主要岛礁和周边国家重要港口之间的综合可达性的优劣,可以为中国在南沙建设补给和中转基地选址提供决策参考。可以为中国开发和管理南沙群岛、制定海洋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10 / 1520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