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DVI的人工植被碳储量估算

被引:11
作者
王让会 [1 ]
衣怀峰 [2 ]
宁虎森 [3 ]
吕妍 [1 ]
吉小敏 [3 ]
赵福生 [2 ]
徐德福 [1 ]
李琪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新疆石油分公司
[3] 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NDVI; 人工植被; 碳储量; 碳循环; 干旱区; 二氧化碳源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7 [环境遥感]; X17 [环境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1012 ; 0713 ;
摘要
人工植被是吸收CO2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生物成分,干旱区人工碳汇林在CO2减排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用2009年8月TM数据,提取克拉玛依人工减排林生态景观格局信息,并应用NDVI指数估算植被碳密度。通过测定乔木层及草本层生物量,估算出人工植被乔木层及草本层碳密度。结果表明,克拉玛依人工减排林乔木层的平均碳密度值为37.04 mg/hm2,1 m×1 m样方内草本层平均碳密度为59.65 g/m2,地上植被碳密度约为37.64 mg/hm2,植被层碳储量为250 915.5 mg;随着植被的生长发育及生物量累积效应的发挥,人工植被的碳汇功能还将进一步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99 / 4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生物量估算应用 [J].
薛巍 ;
张秋良 ;
赵鹏翔 ;
李卫忠 .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2) :209-211
[2]  
Land-use induced changes in top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 of paddy fields using MODIS and TM/ETM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Wujiang County,China[J]. GAO Jianfeng~1 PAN Genxing~1 JIANG Xiaosan~1 PAN Jianjun~(1,*) ZHUANG Dafang~2 1.Institute of Resources,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and Natur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
[3]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固碳现状和潜力 [J].
吴庆标 ;
王效科 ;
段晓男 ;
邓立斌 ;
逯非 ;
欧阳志云 ;
冯宗炜 .
生态学报, 2008, (02) :517-524
[4]   新疆阜康绿洲生态系统生物量遥感估算分析 [J].
刘卫国 ;
潘晓玲 ;
高炜 ;
师庆东 ;
吕光辉 ;
郭凯 .
资源科学, 2005, (05) :134-140
[5]   中国草地植被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J].
朴世龙 ;
方精云 ;
贺金生 ;
肖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4, (04) :491-498
[6]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大气碳的潜力 [J].
王效科 ;
冯宗炜 .
生态学杂志, 2000, (04) :72-74
[7]  
森林碳汇计量和核查方法研究[D]. 张坤.北京林业大学. 2007
[8]  
中国主要树种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主编,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