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各生育期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叶彩华 [1 ]
栾庆祖 [1 ]
胡宝昆 [2 ]
宋慧欣 [3 ]
机构
[1] 北京市气候中心
[2] 北京市气象信息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农业气侯; Mann-Kendall方法; Pettitt方法; 玉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1960—2008年北京山区和平原的春玉米、平原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热量、水、光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研究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玉米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在关键生育期内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历史时间序列特征,同时以突变理论中的Mann-Kendall方法和Pettitt方法分析主要气候资源的趋势变化特征并检测其突变特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和国际相关研究成果讨论北京市气候资源变化对玉米生长的可能性影响并给出相应对策。结果显示:近50 a来北京地区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和玉米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变化过程中无明显的突变特征;玉米播种—拔节期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平原夏玉米在拔节—抽雄期和全生育期、平原春玉米在吐丝—成熟期降水量减少趋势均达显著水平,其它生育期间降水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无明显突变点;除了抽雄—吐丝期外,玉米各生育期光照资源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生育期的突变点均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北京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对玉米生产有利有弊:对积温增长的响应应以灌浆期延长为主要方式,对降水减少的响应应以种植抗旱品种和加大抗旱技术研究为主,对光照资源显著减少的对策应以调节田间通风透光和培育耐阴性品种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350 / 136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大连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侯国成
    王秀萍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5) : 933 - 937
  • [2] 广西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黄梅丽
    林振敏
    丘平珠
    黄雪松
    陈德诚
    [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 (03) : 200 - 206
  • [3]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绿洲灌区玉米产量影响及对策研究
    曹玲
    邓振镛
    窦永祥
    杨晓玲
    [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05) : 1043 - 1048
  • [4] 上海地区百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周伟东
    朱洁华
    王艳琴
    李军
    [J]. 资源科学, 2008, (05) : 642 - 647
  • [5]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产影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邓振镛
    王鹤龄
    李国昌
    辛吉武
    张宇飞
    徐金芳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2) : 160 - 166
  • [6] 1953—2005年本溪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吉奇
    徐璐璐
    宋冀凤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 (01) : 36 - 39
  • [7] 绍兴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娄伟平
    陈先清
    杨祥珠
    周永忠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S2) : 750 - 755
  • [8] 福建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陈家金
    陈惠
    马治国
    林晶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1) : 1 - 4+8
  • [9] 近47年白银市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景怀玺
    李富洲
    孙秉强
    王炜
    魏桂英
    [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 (05) : 719 - 725
  • [10] 农业气候资源配置对天水山旱地玉米的影响
    姚晓红
    许彦平
    刘晓强
    王润元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6, (03) : 240 -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