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百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被引:30
作者
周伟东 [1 ]
朱洁华 [2 ]
王艳琴 [3 ]
李军 [1 ]
机构
[1] 上海市气候中心
[2] 上海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上海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农业气候资源; 变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 [农业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本文应用滑动t检验、Yamamoto’s检验、功率谱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上海1873年2006年气温、降水、辐射、日照等资料,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年平均气温有明显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14℃,冬季和秋季的增温最为显著,平均每10年增加0.16℃;日平均气温5日滑动平均稳定通过0℃、10℃活动积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增加52.6℃.d和49.6℃.d;无霜冻期每10年增加8.7天。年降水量略有增加,其中春季降水增加显著,平均每10年增加31.8mm,秋季则略有下降。通过正态检验及概率估算,上海出现春涝的概率为20.43%,出现秋旱的概率为50.72%;年内降水分布不均,降水集中,暴雨日数增多。上海地区总辐射、水平面直接辐射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减少102.1MJ/m2和156.2MJ/m2,散射辐射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47.6MJ/m2,日照时数略有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642 / 6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J].
肖风劲 ;
张海东 ;
王春乙 ;
王邦中 ;
刘海波 ;
王长科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S1) :327-331
[2]   气候变暖对黄土高原塬区农作物生长和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J].
张谋草 ;
段金省 ;
李宗 ;
黄斌 ;
张红妮 .
资源科学, 2006, (06) :46-50
[3]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J].
丁一汇 ;
任国玉 ;
石广玉 ;
宫鹏 ;
郑循华 ;
翟盘茂 ;
张德二 ;
赵宗慈 ;
王绍武 ;
王会军 ;
罗勇 ;
陈德亮 ;
高学杰 ;
戴晓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3-8+50
[4]   气候变暖对山东省农业的影响 [J].
王建源 ;
薛德强 ;
邹树峰 ;
冯建设 ;
刘欣 .
资源科学, 2006, (01) :163-168
[5]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沈阳若干气候特征的变化 [J].
周小珊 ;
陈力强 ;
李辑 ;
杨森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5) :823-828
[6]   百余年上海冬夏季降水与太平洋海温的相关关系及其年代际差异 [J].
陈红梅 ;
张耀存 ;
何凤翩 ;
沈晓玲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23-233
[7]   农作物气候适宜度模型研究——以河南省冬小麦为例 [J].
赵峰 ;
千怀遂 ;
焦士兴 .
资源科学, 2003, (06) :77-82
[8]   上海降水百年变化趋势及其城郊的差异 [J].
周丽英 ;
杨凯 .
地理学报, 2001, (04) :467-476
[9]   全球气候变化对宁夏春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J].
雷水玲 .
中国农业气象, 2001, (02) :34-37+41
[10]   近百余年来上海两次增暖期的特征对比及其成因 [J].
徐家良 .
地理学报, 2000, (04) :5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