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和五节芒在中国的潜在分布

被引:24
作者
周婧
李巧云
肖亮
蒋建雄
易自力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最大熵(MAXENT)模型; 五节芒; 芒; 多年月平均气温; 潜在分布; 降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78 [];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最大熵模型,将我国现有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五节芒(M. floridulus)的地理分布信息与19个降水及温度等气候因子相拟合,预测了芒和五节芒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并推测出芒和五节芒的基本生态位。结果显示:芒的潜在适生区包括四川西部、陕西北部、宁夏、内蒙古中部、黑龙江、吉林西部、辽宁西部、青海东南部等地区,其基本生态位参数为:最暖季节降水量为400-1000mm,平均8月降水量为100-350mm,7月平均最低气温为15℃,平均7月降水量为100-350mm,11月平均最高气温为-10-22℃,最干月平均气温为-15-20℃,平均12月降水量为100mm以下;五节芒的潜在适生区为云南、陕西、山西、宁夏、河南、山东、吉林、辽宁以及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和内蒙古东部等地区,其基本生态位参数为:最暖季节降水量至少在400mm以上,平均6月降水量为150-550mm,7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5-30℃之间,6月平均最低气温为10℃,平均4月降水量为50-100mm。结果表明,在进行遗传改良的前提下,我国有丰富的适合栽植芒和五节芒的土地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秦岭山系林麝生境预测 [J].
罗翀 ;
徐卫华 ;
周志翔 ;
欧阳志云 ;
张路 .
生态学报, 2011, 31 (05) :1221-1229
[2]   外来入侵害虫橄榄果蝇Bactrocera oleae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J].
张雪 ;
李白尼 ;
魏武 ;
张文军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0 (01) :89-91+98
[3]  
采用生态位模型预测黄顶菊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J]. 曹向锋,钱国良,胡白石,刘凤权.应用生态学报. 2010(12)
[4]   利用最大熵模型和规则集遗传算法模型预测孑遗植物裸果木的潜在地理分布及格局 [J].
马松梅 ;
张明理 ;
张宏祥 ;
孟宏虎 ;
陈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0, (11) :1327-1335
[5]   基于WEB数据库和Maxent模型的白头叶猴潜在生境评价研究 [J].
李明阳 ;
席庆 ;
徐海根 .
林业资源管理, 2010, (04) :31-36+57
[6]   芒和荻作为草本能源植物的潜力分析 [J].
范希峰 ;
左海涛 ;
侯新村 ;
武菊英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4) :381-387
[7]   基于MaxEnt模型的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 [J].
常志隆 ;
周益林 ;
赵遵田 ;
段霞瑜 .
植物保护, 2010, 36 (03) :110-112+129
[8]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松材线虫潜在生境预测方法研究 [J].
吴文浩 ;
李明阳 .
林业调查规划, 2009, 34 (05) :33-38
[9]   四川的芒草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J].
徐泽荣 ;
杨林 .
草业与畜牧, 2009, (09) :22-27+54
[10]   濒危野生动物潜在生境空间建模方法——以印度野牛(Bos gaurus)为例 [J].
李明阳 ;
巨云为 ;
Sunil Kumar ;
Thomas J Stohlgren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 (05) :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