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天井山构造变形特征与物理模拟

被引:3
作者
李卿
李忠权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龙门山北段; 天井山; 构造变形; 物理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天井山构造位于龙门山冲断前锋带,浅层表现为一系列断片组成的后翼突破构造,中部以前展式发育的叠瓦状构造和断弯褶皱为主,地腹则发育叠瓦式构造和双重构造。经物理模拟检验了:①天井山构造印支期主要发育薄皮构造,由此可见该地区印支期动力学机制不是以挤压为主,而是受南北向挤压应力与北西-南东向重力滑覆共同作用。②喜马拉雅期天井山构造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变形序列为以前展式为主。③天井山构造存在多个滑脱层系,滑脱层上下形成分层变形、垂向叠置的不协调收缩构造变形。
引用
收藏
页码:665 / 6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龙门山北段构造模式及油气勘探方向 [J].
邓绍强 ;
胡明 ;
颜其彬 ;
肖莉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4) :184-188+214
[2]   褶皱—冲断体系双层滑脱构造变形物理模拟实验 [J].
刘玉萍 ;
尹宏伟 ;
张洁 ;
徐士进 ;
解国爱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4) :424-428
[3]   川西北天井山构造泥盆系古油藏的发现及意义附视频 [J].
周文 ;
邓虎成 ;
丘东洲 ;
谢润成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413-417
[4]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 [J].
贾东 ;
陈竹新 ;
贾承造 ;
魏国齐 ;
李本亮 ;
张惬 ;
魏东涛 ;
沈扬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3) :402-410
[5]   川西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 [J].
李耀华 ;
陈更生 ;
张健 ;
杨跃明 .
中国石油勘探, 2002, (01) :34-45+6
[6]   龙门山系山前带北段超晚期断褶构造与油气远景 [J].
胡受权 ;
郭文平 ;
童崇光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2) :5-8+39
[7]   论龙门山中北段东缘印支运动晚幕的性质 [J].
刘顺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4) :55-59
[8]  
Experimental insights on the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of fold-and-thrust belts above weak, viscous evaporitic décollement[J] . E. Costa,B.C. Vendeville.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 . 200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