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的进展和展望

被引:21
作者
刘苏峡
张士锋
刘昌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文过程; 水文模型; 水文实验;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总结了黄河流域水循环研究的进展 ,指出缺乏立足于水循环整体的机理过程的探讨及缺乏较成熟的流域水文模型是已有研究的不足。为能更好地模拟水文过程对各种作用力的响应 ,今后研究的方向将是建立既考虑垂向水分和能量传输 (如降水 ,蒸发 ,感热 ) ,又考虑水平向的地表水分运动 (汇流 )和地下水基流过程的黄河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型将结合遥感信息与地面资料 ,建立与区域大气环流模式 (GCM )的接口 ,辅之以野外生态试验小区、径流试验场和室内试验的资料 ,以深入探索黄河流域水循环动力学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21]   1981年8~9月黄河上游强连阴雨期水汽输送分析 [J].
饶素秋,杨特群 .
人民黄河, 1995, (07) :14-16+42+62
[22]   环境变化对黄河下游来水来沙的影响 [J].
尤联元 ;
杨积武 .
地理学报, 1995, (01) :25-34
[23]   论流域水文尺度化和相似性 [J].
李长兴 .
水利学报, 1995, (01) :40-46+62
[24]   黄河中下游暴雨洪水情报预报原型系统 [J].
赵卫民 .
人民黄河, 1994, (08) :12-14+16
[25]   山杨林的水文水保作用研究 [J].
赵鸿雁,吴钦孝,刘向东 .
人民黄河, 1994, (04) :27-29+62
[26]   格林—安普特下渗曲线的改进和应用 [J].
包为民 .
人民黄河, 1993, (09) :1-3+61
[27]   黄河桃汛洪水预报模型 [J].
李振喜 ;
霍世青 ;
王惠中 .
人民黄河, 1993, (06) :24-26
[28]   水文尺度问题 [J].
夏军 .
水利学报, 1993, (05) :32-37
[29]   秃尾河、窟野河、孤山川产流输沙模型研究 [J].
郝建忠 .
人民黄河, 1992, (09) :31-34+62
[30]   金堤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探讨 [J].
赵咸榕 .
人民黄河, 1992, (03) :1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