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级政府间的督考权:边界与规范——探寻我国基层负担背后的深层原因

被引:29
作者
胡晓东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基层“减负”; 督考权; 基层负担; 模拟研究法;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21.05.006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为基层"减负",首先要探究基层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采用政治学研究中的"模拟研究法",即将督考权放入上下级政府的"行动空间"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构建"督考行为"与"督考权"的可视化模型,探寻督考权的运行规律及行为后果,挖掘出督考权在基层负担中带来的实质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党政机关中的"督考权"嵌套于组织管理活动中,形成与决策权、奖惩权相互衔接且彼此独立的运行逻辑,其无限制、无规范、不可诉的现存状态带来了"督考权"的结构性失范,从而引发基层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必须对"督考权"采取必要的规范、限制,并提供可诉的救济渠道,才能真正解决基层负担过重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31]   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 [J].
王汉生 ;
王一鸽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61-92+244
[32]   政策执行过程研究:社会建构论的视角 [J].
胡杰容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1-15+32
[33]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与公共政策执行“中梗阻”现象 [J].
钱再见 ;
金太军 .
中国行政管理, 2002, (02) :56-57
[34]  
政策研究百科全书.[M].(美)那格尔(Nagel;S.S.)编著;林明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35]  
行政法.[M].(美)施瓦茨(Schwartz;B.)著;徐炳译;.群众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