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夏大豆地方品种品质及产量等性状的典型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19
作者
宋启建,盖钧镒,马育华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产量;典型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长江中游地区夏大豆品种资源中随机抽取的94个品种为材料,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产量性状及其它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利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与形态及生育期性状之间的关系。主要结果是: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关系较大,与形态数量性状之关系次之,与生育期性状之关系较小。产量构成三因素中以荚数/株、百粒重对产量,生育前期及分枝数对荚数/株,生育前期及生育后期长短对百粒重有较大的直接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中游夏大豆地方品种资源特点及遗传变异 [J].
宋启建 ;
盖钧镒 ;
马育华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3) :29-36
[2]   江淮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群体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J].
盖钧镒 ;
马育华 .
作物学报, 1984, (04) :229-236
[3]   大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与几种质量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J].
梁振富 .
中国农业科学, 1982, (05) :48-56
[4]   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初步研究 [J].
马育华 ;
裴广铮 .
作物学报, 1962, (04) :27-42
[5]  
多元统计分析引论[M]. 科学出版社 , 张尧庭,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