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法中的“人”——法人体系的序列化思考

被引:10
作者
张力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关键词
私法中的人; 法人体系; 社团法人; 财团法人; 公法人; 私法人;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8.03.011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与传统的私法视角下、交易场合中,法人与自然人一律平等,皆为无差别的"私法中的人"的思维不同,在历史观中,"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是具有法社会学意义的两大法人"模型"。两模型之角力,体现为不同的法人类型通过消长其"社团性",调整团体与团体成员各自就法人财产进行支配的"法律上的距离",而排列为与其公、私域属性相适应的,促进社会整合的法人类型序列。在历史上这可呈现为各法人本质学说流派的论争,在当代则反映为某些民法典中,不同社会功能法人类型的财产权强弱之差序安排。最终这将促使民法扬弃对法人的狭隘私法定性,正视与回应法人跨越公、私体制的"复合人"特质,进而也提高民法应对社会分化与转型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法人人格学说研究.[D].仲崇玉.西南政法大学.2006, 12
[2]  
非营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D].蔡磊.西南政法大学.2004, 04
[3]   解构与重构——探求“法人财产权”理论的当代出路 [J].
张力 .
浙江社会科学, 2007, (03) :64-71
[4]   俄罗斯宪法法院与人权保障 [J].
尤晓红 .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7, (01) :22-26
[5]   物权法的扯淡与认真 评《物权法草案》第四、五章 [J].
葛云松 .
中外法学, 2006, (01) :52-62
[6]   罗马法所有权理论的当代发展 [J].
马新彦 .
法学研究, 2006, (01) :114-124
[7]   民法上的人及其理性基础 [J].
李永军 .
法学研究, 2005, (05) :15-26
[9]   作为社团的法人:重构公司理论的一个框架 [J].
邓峰 .
中外法学, 2004, (06) :742-764
[10]   论法人人格权 [J].
尹田 .
法学研究, 2004, (04) :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