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盐湖碳源/汇功能初探

被引:4
作者
林丽
曹广民
徐世晓
李以康
张法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盐湖; 碳源/汇; 碳通量; CO3-2; HCO3-;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0.08.019
中图分类号
P342 [水文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化学分析法对青海东台吉乃尔盐湖(硫酸盐型)及茶卡盐湖(氯化物型)新生盐壳、盐壳、河岸淤泥的碳通量和相应区域的盐份及水份CO3-2、HCO3-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探索青海盐湖在地球碳循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东台吉乃尔盐湖为碳的弱汇,其碳的吸收能力为40.2g.m-2.a-1~94.5g.m-2.a-1;茶卡盐湖为碳的弱源,其碳的释放能力为16.2g.m-2.a-1~110.1g.m-2.a-1。东台吉乃尔盐湖CO3-2、HCO3-含量新生盐壳分层特征差异不显著;而盐壳CO3-2、HCO3-含量为0~10cm显著高于30~40cm,其余各层差异不显著(p<0.05)。茶卡盐湖CO 3-2含量东台吉乃尔盐湖新生盐壳,但与东台吉乃尔盐湖盐壳之间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茶卡盐湖河流入口处水份中HCO3-含量显著低于该盐湖新生盐壳,而CO3-2未检测出。研究仅是一次对青海盐湖碳平衡问题的初步探索,其碳源/汇效应受到盐湖类型、碳的吸收释放能力、盐层的发展阶段以及盐产品生产加工和去向等诸多环节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内蒙古高原湖泊碳(氮、磷、硅)的地球化学特征.[D].吕昌伟.内蒙古大学.2008, 02
[2]  
岱海碳、硅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信息研究.[D].梁英.内蒙古大学.2008, 02
[3]   盐湖生物学研究进展——第二届“盐湖生物学及嗜盐生物与油气生成学术研讨会”综述 [J].
孔凡晶 ;
郑绵平 .
地球学报, 2007, (06) :603-608
[4]   青海茶卡盐湖石盐中流体包裹体记录的古气候信息 [J].
葛晨东 ;
王天刚 ;
刘兴起 ;
孟凡巍 ;
刘吉强 .
岩石学报, 2007, (09) :2063-2068
[5]   矮嵩草草甸植被-土壤系统CO2的释放特征 [J].
吴琴 ;
曹广民 ;
胡启武 ;
李东 ;
王跃思 ;
李月梅 .
资源科学, 2005, (02) :96-102
[6]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适宜方案的选择 [J].
彭慧芳 ;
许学工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5, (01) :25-28+3
[7]   盐湖环境变化趋势与趋利避害 [J].
蒋先锋 ;
郑绵平 ;
齐文 ;
赵元艺 .
中国地质, 2004, (03) :294-300
[8]   箱法和涡度相关法测碳通量的比较研究 [J].
宋霞 ;
刘允芬 ;
徐小锋 .
江西科学, 2003, (03) :206-210
[9]   我国盐湖地下卤水开采和采输卤设备 [J].
江梅 .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03, (09) :25-27
[10]   CO2失汇与北半球中高纬度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 [J].
方精云 ;
朴世龙 ;
赵淑清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5) :59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