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经济对农民家计安排的影响——皖北李圩村调查

被引:4
作者
郭俊霞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打工经济; 农民家计; 社会性价值; 本体性价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皖北李圩村的经验调查表明,农民的家计安排正因打工经济的兴起而发生种种变化。家庭养殖、作物耕种等日渐围绕打工逻辑而展开,传统种植的"过密化"生产模式随之瓦解。随着种植结构的"去过密化"安排,依赖传统作物的家庭养殖也发生了诸种改变。打工带来的农村经济发展,促使人们加快在村庄和集镇建房的步伐。建房行为背后有诸多理性的考量,但根本目的是在村庄内部实现自身的社会性价值和本体性价值。在此种家计安排下,农民可以分享城市化的便利,也可以从村庄内部获得物质基础和生活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江村经济.[M].费孝通著;.商务印书馆.2001,
[2]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4]   中国农村菲律宾道路化的危险——从“亚洲典范”到“亚洲病夫”的教训 [J].
李昌平 .
绿叶, 2008, (10) :100-105
[6]   农村政策的底线是不搞土地私有化 [J].
温铁军 .
中国市场, 2008, (16) :13-13
[7]   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 [J].
厉以宁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5-11
[8]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农村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 [J].
党国英 .
社会科学战线, 2008, (02) :8-24
[9]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 [J].
黄宗智 .
读书, 2006, (03) :72-80
[10]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 [J].
黄宗智 .
读书, 2006, (02)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