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甘薯资源的形态聚类分析

被引:9
作者
黄萍 [1 ]
马朝宏 [2 ]
颜谦 [1 ]
机构
[1]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开发处
关键词
甘薯; 形态标记; 聚类分析;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12.02.050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根据通用的甘薯鉴定性状及其生长期记载标准,利用系统聚类法,对省内收集的15个甘薯品种(系)进行27项形态标记记载并聚类分析,研究其遗传亲缘关系,以合理利用品种资源。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分成两个类群,品种群Ⅰ包括13个品种,分成两个亚群;品种群Ⅱ可包括2个品种,分成两个亚群。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AFLP标记技术在甘薯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J].
后猛 ;
李强 ;
马代夫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1) :73-76
[2]   30个中国甘薯主栽品种的RAPD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变异分析 [J].
王红意 ;
翟红 ;
王玉萍 ;
何绍贞 ;
刘庆昌 .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7 (05) :879-884
[3]   四川省高淀粉甘薯品种资源亲缘关系SRAP分析 [J].
王大一 ;
吴洁 ;
谭文芳 ;
蒲志刚 ;
阎文昭 .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03) :506-509
[4]   采用表型和分子标记聚类研究杂交籼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J].
王胜军 ;
陆作楣 ;
万建民 .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5) :475-480
[5]   甘薯的药用价值及其加工利用 [J].
何胜生 .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02) :57-58
[6]   中国甘薯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J].
贺学勤 ;
刘庆昌 ;
王玉萍 ;
翟红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02) :250-257
[7]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 2002
[8]  
中国甘薯品种志[M]. 农业出版社 , 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主编,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