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户籍制度变迁、人口流动与城乡一体化

被引:32
作者
郭东杰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人口流动; 农民工; 市民化; 城乡一体化;
D O I
10.14167/j.zjss.2019.10.008
中图分类号
D631.42 [户籍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不只是城乡居民的迁徙自由权利被剥夺、改革开放后又逐渐恢复的过程,更是城乡多元社会形成、发展而后逐渐融合、一体化的历史。1950-1977年,户籍制度变迁不断权益化、福利化和等级化,城乡社会严重分割,社会阶层固化,国家极端贫困;1978年之后,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户籍制度以强制性为主、诱致性为辅渐进地变迁,从放松流动限制到降低户口迁移条件,直至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实行居住证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下,深入实施户籍制度综合改革,统筹城乡社会平衡发展,实现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和均等化,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要素的双向流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4+158 +158-15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 [J].
陆铭 ;
陈钊 .
经济研究, 2004, (06) :50-58
[22]   我们是怎样重新得到迁徙自由的 [J].
温铁军 .
中国改革, 2002, (05) :13-15
[23]   我们是怎样失去迁徙自由的 [J].
温铁军 .
中国改革, 2002, (04) :24-25
[24]   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 [J].
陆益龙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2) :123-130
[25]   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 [J].
林毅夫 ;
蔡昉 ;
李周 .
经济研究, 1993, (09)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