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下寒武统黑色页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6
作者
侯东壮 [1 ,2 ]
吴湘滨 [1 ,2 ]
刘江龙 [1 ,2 ]
吴德华 [1 ,2 ,3 ]
葛丽萍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3] 湖南城市学院城市建设系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黑色页岩; 下寒武统; 黔东南州;
D O I
10.19476/j.ysxb.1004.0609.2012.02.031
中图分类号
P618.7 [稀土元素和分散元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采用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三穗和黄平下寒武统斜坡相黑色页岩稀土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土总量为68.28×10-6~252.00×10-6,平均含量为133.16×10-6;ΣLREE/ΣHREE的比值是2.38~5.70,轻稀土元素较重稀土元素富集。δEu=0.49~0.75,推测沉积温度低于250℃;δCe=0.34~0.85,反映岩石是在相对缺氧的海水环境条件下沉积。岩石(La/Sm)N的比值是1.77~3.31,代表有地下深部物质加入。黑色页岩稀土的球粒陨石配分曲线为向右倾斜,而其北美页岩组合样标准化曲线明显呈近于水平或左倾。结合La/Ce和La/Yb-REE判别图解,推断黔东南州黑色页岩形成于一种干燥缺氧较深浅海环境,并在形成过程中有热液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黔东震旦系—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杨兴莲 ;
朱茂炎 ;
赵元龙 ;
张俊明 ;
郭庆军 ;
皮道会 .
地质论评, 2008, (01) :3-15
[2]   湘黔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不同矿物组合中的铂族元素特征 [J].
肖启云 ;
李胜荣 ;
蔡克勤 .
中国地质, 2006, (05) :1083-1091
[3]   湘、黔地区前寒武——寒武纪过渡时期硅质岩生成环境研究 [J].
江永宏 ;
李胜荣 .
地学前缘, 2005, (04) :622-629
[4]   浙西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含矿性和有用组分的赋存状态 [J].
吕惠进 ;
王建 .
矿床地质, 2005, (05) :100-107
[5]   贵州遵义松林寒武系底部热液喷口及与喷口相关生物群特征 [J].
杨瑞东 ;
朱立军 ;
高慧 ;
张位华 ;
姜立君 ;
王强 ;
鲍淼 .
地质论评, 2005, (05) :3-14+131
[6]   贵州遵义早寒武黑色岩系底部Se的超常富集 [J].
罗泰义 ;
宁兴贤 ;
罗远良 ;
李晓彪 ;
凌荣祥 ;
姚林波 .
矿物学报, 2005, (03) :275-282
[7]   黔北黑色岩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J].
杨剑 ;
易发成 ;
侯兰杰 .
矿物学报, 2004, (03) :285-289
[8]   贵州寒武系底部黑色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 [J].
张位华 ;
姜立君 ;
高慧 ;
杨瑞东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02) :174-178
[9]   湘西北黑色岩系中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J].
陈华勇 ;
张增杰 .
地质与勘探, 2001, (03) :32-35
[10]   扬子地台南缘早寒武世黑色岩系中形态硫特征及成因意义 [J].
雷加锦 ;
李任伟 ;
H.J.Tobschall ;
濮英英 ;
方家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6) :59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