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中心城市体育旅游规划管理

被引:5
作者
高红斌 [1 ]
何胜保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
[2] 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规划管理; 体育旅游; 中心城市; 方案设计;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8.05.039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4 ; 0403 ;
摘要
目前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体育旅游品牌化建设存在短板效应,以致不能发挥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共享优势,面对东西部体育旅游资源割裂的现实状况,难以发挥体育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开发优势,暴露出体育旅游横向规划管理的不足。因此,以"一带一路"贯穿中国东西部的5个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在整理中心城市体育旅游资源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心城市体育旅游规划管理问题,提出中心城市体育旅游战略实施需要打造以自然景观为基础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开辟以人工景观为特质的时尚线路,创设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教育线路,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的特色线路,以及多方资源联合开发的大型竞技体育赛事线路的整体规划管理方案设想。
引用
收藏
页码:236 / 2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管理学范式理论研究.[M].罗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   “一带一路”背景下体育赛事发展的价值、困境与策略 [J].
王子朴 ;
朱亚成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 40 (07) :1-6
[3]   组态视角与定性比较分析(QCA):管理学研究的一条新道路 [J].
杜运周 ;
贾良定 .
管理世界, 2017, (06) :155-167
[4]   “一带一路”与中国体育产业对接发展路径研究 [J].
姜同仁 ;
张林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 2017, (02) :129-139
[5]   “一带一路”生态旅游带发展模式与对策 [J].
董锁成 ;
赵敏燕 ;
郭鹏 ;
石广义 ;
李宇 ;
李泽红 ;
王隽妮 ;
朱少卿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6) :647-655
[6]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J].
王厚雷 ;
王竹影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 50 (06) :30-35+54
[7]   体育旅游承载力的安全测评——基于“京津冀都市圈”三个典型体育健身场所的个案分析 [J].
王月敏 ;
何胜保 .
体育与科学, 2015, 36 (04) :50-56+74
[8]   价值共创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创新研究 [J].
卢长宝 ;
郭晓芳 ;
王传声 .
体育科学, 2015, 35 (06) :25-33
[9]   现代治理体系下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研究 [J].
朱晓辉 ;
符继红 .
管理世界, 2015, (03) :176-177
[10]   管理学百年发展回顾与未来研究展望——暨纪念泰罗制诞生100周年 [J].
李晋 ;
刘洪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 33 (0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