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31
作者
豆海涛 [1 ,2 ]
黄宏伟 [1 ,2 ,3 ]
薛亚东 [1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隧道衬砌; 渗漏水; 红外热成像; 红外辐射; 辐射率; 图像处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7.2 [];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针对隧道渗漏水红外热成像检测问题,总结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因素(渗漏温差、流量、位置以及衬砌表面材料等),采用室内混凝土试块注水模拟各工况下隧道衬砌渗漏水,并利用红外热像仪记录分析渗漏水的红外辐射特征,研究不同因素对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渗漏水热图像呈现水流方向温度递减,水流横断面温度呈抛物线分布的规律;随渗漏水温差增大、渗漏水流量增大、渗漏面与水平面夹角减小、渗漏表面辐射率减小,渗漏点温度值基本呈线性增加,沿渗漏点水流方向温度梯度增大,但沿渗漏点水流横断面温度梯度减小。另外,针对不同衬砌表面材料,建立隧道衬砌表面辐射率修正指标,并且编写Matlab图像处理程序提取渗漏水红外热图像特征。结果显示:经过辐射率修正后的渗漏水形状和面积与实际更符合。研究成果可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隧道衬砌渗漏水的快速检测与分析提供依据与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426 / 24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隧道渗漏水红外辐射特征模型试验及图像处理 [J].
豆海涛 ;
黄宏伟 ;
薛亚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S2) (S2) :3386-3391
[2]   红外探测技术在海底隧道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J].
罗利锐 ;
刘志刚 ;
陈文涛 ;
耿彦生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 6 (04) :775-780
[3]   混凝土破裂与渗水过程的红外辐射特征 [J].
刘善军 ;
张艳博 ;
吴立新 ;
李国良 ;
陈群龙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1) :53-58
[4]   红外探测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适用性分析 [J].
李彦军 .
铁道勘察, 2008, (02) :45-48
[5]   HY-303红外探测技术在齐岳山隧道的运用 [J].
张庆欣 .
铁道建筑, 2006, (08) :38-39
[6]   红外探测技术在圆梁山隧道的应用效果分析 [J].
袁真秀 .
隧道建设, 2004, (05) :6-8+30
[7]   红外探测技术在圆梁山隧道突水预报中的应用 [J].
王鹰 ;
陈强 ;
魏有仪 ;
王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5) :855-857
[8]  
红外检测与诊断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田裕鹏编著, 2006
[9]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thermography to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concrete and masonry bridges [J].
Clark, MR ;
McCann, DM ;
Forde, MC .
NDT & E INTERNATIONAL, 2003, 36 (04) :265-275
[10]  
Infrared thermographic inspection of operating smokestacks[J] . V Vavilov,V Demin.Infrared Physics and Technology . 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