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湖水体悬浮物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20
作者
王书航 [1 ]
姜霞 [1 ]
王雯雯 [1 ]
胡佳晨 [1 ,2 ]
张博 [1 ,2 ]
李佳璐 [1 ]
赵丽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蠡湖; 悬浮物;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治理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根据2012~2013年的现场调查资料和历史监测资料,分析了浅水湖泊蠡湖总悬浮物(TSS)的时空分布特征、组成、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水体悬浮物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氮、磷的关系.结果表明,ρ(TSS)的年内变化范围在1.00~78.00mg/L之间,平均值为17.35mg/L,空间上呈现东蠡湖大于西蠡湖,沿岸高于湖心区的分布趋势;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且冬季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全湖水体中ρ(OSS)和ρ(ISS)所占ρ(TSS)的比例相当,分别为51.52%和48.48%,但组成比例空间差异较大,东蠡湖ρ(OSS)比例较大,而西蠡湖ρ(ISS)的比例较大.线性拟合表明,ρ(TSS)与ρ(PN)、ρ(TN)、ρ(PP)、ρ(TP)均具呈显著正相关(P<0.01).浮游藻类增殖、水生植物的残体以及底泥的再悬浮是影响水体ρ(TSS)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548 / 155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环境治理工程对蠡湖水体中磷空间分布的影响 [J].
张博 ;
李永峰 ;
姜霞 ;
王书航 ;
胡佳晨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07) :1271-1279
[2]   太湖五里湖生态修复示范区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J].
章铭 ;
于谨磊 ;
何虎 ;
李宽意 ;
陈非洲 ;
关保华 ;
胡耀辉 ;
苏雅玲 ;
杜瑛珣 ;
刘正文 .
生态科学, 2012, (03) :240-244
[3]   高等水生植物对太湖沉积物再悬浮特征的影响(英文) [J].
许晓伟 ;
陈昌仁 ;
万福绪 ;
谢宇 .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 13 (01) :206-210
[4]   五里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J].
范立民 ;
吴伟 ;
胡庚东 ;
瞿建宏 ;
孟顺龙 ;
宋超 ;
裘丽苹 ;
陈家长 .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 (02) :195-199
[5]   五里湖综合整治对湖水水质的影响 [J].
蔡琳琳 ;
朱广伟 ;
王永平 ;
高光 ;
秦伯强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 (05) :482-488
[6]   2007年太湖五里湖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 [J].
孟顺龙 ;
陈家长 ;
范立民 ;
胡庚东 ;
瞿建宏 ;
吴伟 ;
马晓燕 .
湖泊科学, 2009, 21 (06) :845-854
[7]   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大型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对水质影响(英文) [J].
刘玉超 ;
于谨磊 ;
陈亮 ;
刘正文 .
生态科学, 2008, (05) :376-379
[8]   太湖五里湖水生植物群落演替及其驱动因素 [J].
李英杰 ;
年跃刚 ;
胡社荣 ;
胡小贞 .
水资源保护, 2008, (03) :12-16
[9]   持续水动力作用下湖泊底泥胶体态氮、磷的释放 [J].
孙小静 ;
秦伯强 ;
朱广伟 ;
张战平 ;
高永霞 .
环境科学, 2007, (06) :1223-1229
[10]   太湖五里湖湾富营养化进程的模型研究 [J].
毛劲乔 ;
陈永灿 ;
刘昭伟 ;
陈求稳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6) :67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