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太湖五里湖浮游植物生态学特征

被引:64
作者
孟顺龙
陈家长
范立民
胡庚东
瞿建宏
吴伟
马晓燕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内陆渔业生态环境和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生态学特征; 五里湖;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2007年太湖五里湖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五里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23种;其中绿藻种类最多,共57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46.3%;硅藻次之,共23种,占浮游植物总种数的18.7%;浮游植物种数以冬春季多、夏秋季少.调查期间,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分别变化在386.2×104-5581.9×104cells/L和0.541-3.491mg/L,均以绿藻最高;浮游植物数量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且除绿藻外,浮游植物的季节演替规律与PEG模型基本一致.相似性分析显示,五里湖1、3、4、5月份的生境相似,6、7、8、9、11月份的生境相似.优势度分析显示,五里湖各个月份的浮游植物优势种都在2种以上,优势种主要有小球藻(Chlorell avulgaris)、小球衣藻(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isa)等14种,优势种种数较多且优势度不高,变化在0.02-0.78之间;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显示,五里湖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变化在1.5-2.7和0.26-0.59之间,多样性和均匀度都较好;表明2007年五里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复杂、处于较完整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845 / 85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热带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相似性研究 [J].
卢双珍 ;
喻庆国 ;
曹顺伟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9) :3773-3775
[2]   太湖梅梁湾与五里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比较 [J].
宋晓兰 ;
刘正文 ;
潘宏凯 ;
杨桂军 ;
陈宇炜 .
湖泊科学, 2007, (06) :643-651
[3]   浮游植物对湖泊水体生态重建的响应——以太湖五里湖大型围隔示范工程为例 [J].
陈开宁 ;
周万平 ;
鲍传和 ;
胡洪云 .
湖泊科学, 2007, (04) :359-366
[4]   2004年秋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J].
柳丽华 ;
左涛 ;
陈瑞盛 ;
王俊 .
海洋水产研究, 2007, (03) :112-119
[5]   黑龙江水系主要江河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特征 [J].
姜作发 ;
唐富江 ;
董崇智 ;
苏洁 ;
孟令博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53-57
[6]   太湖五里湖生态重建示范工程——大型围隔试验 [J].
陈开宁 ;
包先明 ;
史龙新 ;
陈伟民 ;
兰策介 ;
许海 ;
胡洪云 .
湖泊科学, 2006, (02) :139-149
[7]   亚热带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汤溪水库为例 [J].
赵孟绪 ;
雷腊梅 ;
韩博平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 (05) :386-392
[8]   2001年冬季渤海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J].
孙军 ;
刘东艳 ;
白洁 ;
高会旺 ;
韩笑天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413-422
[9]   太湖五里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设想 [J].
顾岗 ;
陆根法 .
湖泊科学, 2004, (01) :56-60
[10]   五里湖淤泥现状及生态清淤 [J].
罗清吉 ;
石浚哲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 (01)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