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网络环境下侮辱罪的认定——兼论侮辱罪与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区分
被引:5
作者
:
张蕾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案件管理办公室
张蕾蕾
机构
:
[1]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一分院案件管理办公室
来源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5年
/ 6卷
/ 05期
关键词
:
网络犯罪;
侮辱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自诉;
公诉;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
030104 ;
摘要
:
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以网络传播淫秽物品为手段侵害他人名誉的案件成为新型犯罪形式之一。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存在传播淫秽物品罪、侮辱罪两种定罪方式。这类案件不但破坏了网络管理秩序,更直接侵害了被害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因而具有想象竞合犯的显著特征,应认定为侮辱罪。为进一步维护司法公正,应对当前网络犯罪的异化现象,建议有关部门扩大对于侮辱罪名之"但书"条款的理解,同时改革目前的自诉与公诉的转化机制,让公权力适时介入对此类行为的规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
[J].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刚
.
法学,
2013,
(10)
:102
-110
[2]
网络诽谤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远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8)
:65
-71
[3]
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
[J].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于志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3)
:109
-126+222
[4]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范围如何确定——对刑法典第246条第2款但书规定的理解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秉志
;
彭新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
彭新林
.
法学评论,
2009,
27
(05)
:129
-133
[5]
亲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
[J].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刚
.
法学,
2008,
(05)
:63
-77
[6]
刑事诉讼程序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新清等, 2009
[7]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著, 1997
←
1
→
共 7 条
[1]
“双层社会”中传统刑法的适用空间——以“两高”《网络诽谤解释》的发布为背景
[J].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刚
.
法学,
2013,
(10)
:102
-110
[2]
网络诽谤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远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
(08)
:65
-71
[3]
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
[J].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于志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3)
:109
-126+222
[4]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范围如何确定——对刑法典第246条第2款但书规定的理解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秉志
;
彭新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
彭新林
.
法学评论,
2009,
27
(05)
:129
-133
[5]
亲告罪的司法困境及其解决
[J].
于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
中国政法大学
于志刚
.
法学,
2008,
(05)
:63
-77
[6]
刑事诉讼程序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新清等, 2009
[7]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 著, 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