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杂种的染色体和RAPD鉴定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富生
林位夫
何顺长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栽培研究所
[2] 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 海南儋州 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
[3] 昆明
[4] 海南儋州
[5] 昆明
关键词
甘蔗; 蔗茅; 属间杂交; 染色体; RAPD;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5.01.009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甘蔗与蔗茅属间杂交种F1的真实性。结果表明,杂种F1材料01/47、01/85、01/120的2n=80-82,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2n。用11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63个引物可获得双亲的RAPD多态性,其中3个引物OPC-19、OPE-2、OPF-4可在杂种F1材料01/64和01/120的RAPD扩增标记中显示出双亲的特征谱带,分别为父本3500bp和母本1300bp、父本1350bp和母本900bp、父本550bp和母本900bp。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RAPD在鉴定斑茅杂种后代中的应用
    杨荣仲
    谭裕模
    何为中
    李松
    黎焕光
    [J]. 广西蔗糖, 2003, (02) : 8 - 10+19
  • [2] RAPD分子标记在甘蔗杂种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肖关丽
    李富生
    杨清辉
    杨生超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 207 - 209
  • [3] 斑茅F2杂种选育与同工酶标记辅助选择
    邓海华
    廖兆周
    李奇伟
    劳方业
    符成
    陈西文
    张垂明
    刘少谋
    杨业后
    [J]. 甘蔗糖业, 2002, (01) : 1 - 5
  • [4] 甘蔗杂交后代亲子关系真实性同工酶鉴定研究初报
    经艳芬
    桃联安
    杨李和
    张家瑞
    孙友方
    姚育刚
    董立华
    楚连璧
    [J]. 甘蔗糖业, 2001, (06) : 1 - 4
  • [5] 遗传标记及其在作物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梁明山
    曾宇
    周翔
    侯留记
    李霞
    [J]. 植物学通报, 2001, (03) : 257 - 265
  • [6] RAPD分子标记在鉴定狼尾草属杂交后代上的应用
    杨清辉
    RLSmith
    谢云莲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1) : 4 - 7
  • [7] 甘蔗品种性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关系
    杨文
    邝雪梅
    程剑平
    黄银姬
    张允寅
    [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9, (01) : 56 - 60
  • [8] 甘蔗属各个种的特点及细胞遗传概况
    文颖
    [J]. 甘蔗, 1998, (02) : 23 - 27
  • [9] 甘蔗与河八王、五节芒、滇蔗茅属间交配性及杂种F无性系的形态学和同工酶分析
    黄家雍
    廖江雄
    诸葛莹
    [J]. 西南农业学报, 1997, (03) : 93 - 99
  • [10] 我国大陆甘蔗远缘杂交的研究和利用
    刘海斌
    [J]. 甘蔗, 1997, (03) : 7 -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