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天然气投资绩效评价及其改进路径

被引:19
作者
周娜 [1 ,2 ]
吴巧生 [1 ,2 ]
王然 [1 ,2 ]
孙奇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天然气投资绩效; SE-DEA模型; 影子价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方法,综合考虑目标国资源现状、政治因素、经济技术、社会条件、市场体制和国际合作情况,构建天然气投资绩效评价线性规划模型,并以2003—2013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天然气投资绩效均值进行聚类,结合规模报酬和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分析,提出目标国天然气投资绩效改进路径。结果显示:(1)中国对中亚及北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天然气投资普遍处于中高效区,对独联体、中东欧洲和西亚北非地区的天然气投资普遍处于中低效区。(2)高效区国家自2012年起投资绩效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技术水平和国家经济对天然气贸易的依赖程度是影响投资绩效的关键因素。(3)中效区国家投资绩效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从2013年起总储量、人文地理和与中国油气合作状况成为影响中效区投资绩效的关键因素。(4)低效区国家投资绩效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国家经济对天然气贸易的依赖程度和技术水平要素是影响低效区投资绩效的关键因素;此外,对于处于低效区的中亚国家资源现状是影响投资绩效的另一关键因素,政治因素则是中东欧洲和独联体国家的关键因素,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投资关键因素则包含社会条件。这意味着,中国要提高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天然气投资绩效,就要针对不同地区投资现状制定改进策略。对于高效区和低效区的中亚国家,未来中国要加强同目标国政府间的沟通,达成"以技术换气条款";对中效区和低效区的中东欧洲、独联体国家可采用与油气企业合作方式降低合作风险;对低效区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可签订天然气长期贸易合同。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一带一路”油气通道建设的地缘政治和安全风险 [J].
谢明华 ;
杨明珠 .
探索, 2016, (02) :63-69
[2]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能源贸易与合作展望 [J].
张生玲 ;
魏晓博 ;
张晶杰 .
国际贸易, 2015, (08) :11-14+37
[3]   基于地缘战略中国同土库曼斯坦资源合作分析 [J].
张艳松 ;
倪善芹 ;
陈其慎 ;
邢佳韵 ;
乔珊珊 .
资源科学, 2015, 37 (05) :1086-1095
[5]   国际油气投资环境潜力演化和差异变动趋势研究 [J].
王信敏 ;
刘丙泉 ;
孙金凤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02) :105-114+129
[6]   能源地缘政治视角下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 [J].
杨宇 ;
刘毅 ;
金凤君 .
地理研究, 2015, 34 (02) :213-224
[7]   尺度政治视角下的地缘能源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 [J].
胡志丁 ;
葛岳静 ;
徐建伟 .
地理研究, 2014, 33 (05) :853-862
[8]   石油涉外企业社会风险评价研究 [J].
聂晓愚 ;
李志祥 ;
刘铁忠 .
中国科技论坛, 2014, (05) :79-85
[9]   投资俄罗斯油气产业的政治风险分析——兼论中俄油气合作的现状及风险 [J].
黄河 ;
Senko Mikhail .
社会科学, 2014, (03) :15-23
[10]   基于社会网络的国际原油贸易格局演化研究 [J].
刘建 .
国际贸易问题, 2013, (12) :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