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天然气投资绩效评价及其改进路径

被引:19
作者
周娜 [1 ,2 ]
吴巧生 [1 ,2 ]
王然 [1 ,2 ]
孙奇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天然气投资绩效; SE-DEA模型; 影子价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6.22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SE-DEA)方法,综合考虑目标国资源现状、政治因素、经济技术、社会条件、市场体制和国际合作情况,构建天然气投资绩效评价线性规划模型,并以2003—2013年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天然气投资绩效均值进行聚类,结合规模报酬和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分析,提出目标国天然气投资绩效改进路径。结果显示:(1)中国对中亚及北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天然气投资普遍处于中高效区,对独联体、中东欧洲和西亚北非地区的天然气投资普遍处于中低效区。(2)高效区国家自2012年起投资绩效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技术水平和国家经济对天然气贸易的依赖程度是影响投资绩效的关键因素。(3)中效区国家投资绩效大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从2013年起总储量、人文地理和与中国油气合作状况成为影响中效区投资绩效的关键因素。(4)低效区国家投资绩效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国家经济对天然气贸易的依赖程度和技术水平要素是影响低效区投资绩效的关键因素;此外,对于处于低效区的中亚国家资源现状是影响投资绩效的另一关键因素,政治因素则是中东欧洲和独联体国家的关键因素,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投资关键因素则包含社会条件。这意味着,中国要提高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天然气投资绩效,就要针对不同地区投资现状制定改进策略。对于高效区和低效区的中亚国家,未来中国要加强同目标国政府间的沟通,达成"以技术换气条款";对中效区和低效区的中东欧洲、独联体国家可采用与油气企业合作方式降低合作风险;对低效区的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可签订天然气长期贸易合同。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31]   世界石油市场结构:演进、动因及影响——产油国油气政策调整对广义石油产业链价值分布的影响 [J].
吕建中 ;
王炜瀚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06) :103-108
[3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风险投资环境有效性研究 [J].
王培宏 ;
刘卓军 ;
唐志鹏 .
管理学报, 2007, (05) :584-587
[33]   中国石油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对外直接投资策略 [J].
王大鹏 ;
陈建梁 .
国际经贸探索, 2007, (05) :58-62
[34]   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财税风险因素分析与化解 [J].
吴立岩 .
系统工程, 2007, (02) :93-96
[35]   我国能源生产率的地区划分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高振宇 ;
王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9) :46-57
[36]   哈萨克斯坦的油气投资环境 [J].
彭新媛 .
国际经济合作, 2006, (08) :58-60
[37]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分析 [J].
成金华 ;
童生 .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24-32
[38]   关于石油工程项目社会效益的定量化综合评价 [J].
刘锡健 ;
周娟 ;
张恒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12) :141-142
[39]   油田投资经济效益的相对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J].
徐观学 ;
叶槿根 ;
张在旭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 (08) :135-141
[40]   中韩建交对东北亚地区经贸关系的影响 [J].
赵传君 .
世界经济, 1993, (01) :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