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绝望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

被引:41
作者
吴才智 [1 ,2 ]
陈真珍 [1 ,2 ]
于丽霞 [1 ,2 ]
段文婷 [1 ,2 ]
江光荣 [1 ,2 ]
机构
[1]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心理痛苦; 抑郁; 绝望; 自杀意念;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5.06.019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痛苦在抑郁、绝望感对自杀意念预测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Beck抑郁量表、Beck绝望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以及心理痛苦量表对武汉八所部属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数据2033份。结果:1相关分析,发现抑郁、绝望和心理痛苦都和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2分层回归分析发现,控制抑郁和绝望感,心理痛苦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作用仍显著;3路径分析发现,抑郁、绝望感对自杀意念的直接效应显著,通过心理痛苦作用的间接效应也显著。结论:心理痛苦在抑郁、绝望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40 / 1043+1002 +10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的元分析 [J].
李亚敏 ;
雷先阳 ;
张丹 ;
刘莉 ;
唐四元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4) :638-640+667
[2]   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在青少年中的信效度 [J].
杨文辉 ;
刘绍亮 ;
周烃 ;
彭芳 ;
刘细梅 ;
李莉 ;
杨朝明 ;
刘海洪 ;
蚁金瑶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2) :240-245
[3]   中国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因素的元分析 [J].
刘晓秋 ;
白志军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2) :291-294+323
[4]   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大学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 [J].
李献云 ;
费立鹏 ;
张亚利 ;
徐东 ;
童永胜 ;
杨甫德 ;
况利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 (11) :862-866
[5]   心理痛苦研究述评——聚焦5·12汶川大地震受灾群众心理痛苦 [J].
樊召锋 ;
俞国良 ;
刘聪慧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3) :631-638
[6]   Beck绝望量表中文版在青少年中使用的信度和效度 [J].
孔媛媛 ;
张杰 ;
贾树华 ;
周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10) :686-689
[7]   自杀危险性的临床评估 [J].
肖水源 .
中国医师杂志, 2001, (02) :87-90
[8]  
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痛楚与自杀意念的关系研究[D]. 秦佑凤.华中师范大学. 2008
[9]  
A Five‐Month Longitudinal Study of Psychache and Suicide Ideation: Replication in General and High‐Risk University Students[J] . Talia Troister,Michael P. Davis,Ashley Lowndes,Ronald R. Holden.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 . 2013 (6)
[10]   A Two-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Psychach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uicidality Among High-Risk Undergraduates [J].
Troister, Talia ;
Holden, Ronald R. .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12, 68 (09) :101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