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03-2005年食品中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14
作者
杨毓环
马群飞
陈伟伟
洪锦春
林升清
机构
[1]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弯曲杆菌,空肠; 弯曲杆菌,结肠; 食品污染; 安全管理;
D O I
10.13590/j.cjfh.2007.01.004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系统分析福建省食品中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建立和完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络,为制定相关的食品卫生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2003-2005年选择福建省的8个地级市和南北2个贫困县的农贸市场为监测点,采集生畜禽肉类、生牛奶、生食蔬菜、鸡蛋、水产品5大类共730份食品样品。按照WHO推荐并作为《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相关实验室操作手册(食源性致病菌部分)》的弯曲菌检验方法,用加有生长促进剂和特定配方抗生素的布氏肉汤增菌,将增菌液划线接种至弯曲菌选择性琼脂CCDA平板,挑取可疑菌落转种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纯化。纯化的可疑菌落做革兰染色镜检,湿片观察动力,同时做过氧化氢酶试验、氧化酶试验、马尿酸盐水解试验、吲哚乙酸酯试验等生化鉴定。结果检出弯曲菌阳性的样品39件,总的阳性率为5·34%。分离到空肠和结肠弯曲菌47株,其中空肠弯曲菌34株、结肠弯曲菌13株。不同种类的食品阳性率不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肉6·72%(36/536),其次为生食蔬菜5·88%(2/34),水产品0·95%(1/105),生牛奶与鸡蛋中均未检出。生肉类中阳性率最高的为鸡肉7·31%(19/260)。结论福建省市售食品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弯曲菌污染,应加强食品中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监测,加强禽畜养殖、屠宰、运输和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弯曲菌感染的暴发和流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