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衢盆地的沉积相

被引:12
作者
祖辅平
李成
王彬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关键词
沉积相; 沉降中心; 构造环境; 金衢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3.007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金衢盆地发育在古生代变质褶皱基底之上 ,前中生代的构造格架和地质特征对金衢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金衢盆地的古地理环境、沉积构造、沉积中心以及岩相变化的研究 ;分析了金衢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历史 ,讨论了晚中生代—新生代的构造环境演化。研究表明 :①金衢盆地是由挤压到拉张形成的断陷盆地 ,盆地边界大多为正断层 ;②地层序列在盆内不同位置变化较大 ;③沉积相 :金衢盆地各时段沉积相的展布各具特色 ,并且演化序列比较清晰 ;冲积扇相以冲积扇裙的形式分布于盆地南北两缘 ,且有一定差异 ;河流及沙洲相分布于盆地中部 ,即衢县和龙游之间的区段 ;三角洲相主要有扇三角洲、辫状三角洲及正常三角洲 ;研究区发育湖泊相 ,其中滨浅湖和半深湖占绝对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17 / 4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作用 [J].
舒良树 ;
周新民 .
地质论评, 2002, (03) :249-260
[2]   扇三角洲形成过程及演变规律 [J].
张春生 ;
刘忠保 ;
施冬 ;
贾爱林 .
沉积学报, 2000, (04) :521-526+655
[3]   长乐-南澳断裂带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变质-变形关系 [J].
舒良树 ;
于津海 ;
王德滋 .
高校地质学报, 2000, (03) :368-378
[4]   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红色碎屑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J].
张星蒲 .
铀矿地质, 1999, (02) :14-22
[5]   赣杭构造带中生代火山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J].
张星蒲 .
铀矿地质, 1999, (01) :19-24
[6]   断裂系统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J].
陈溥鹤 .
海相油气地质, 1998, (04) :1-2+4
[7]   盆地演化与地球动力学旋回 [J].
刘和甫 .
地学前缘, 1997, (Z2) :237-239+241-244
[8]   武夷山北缘断裂带运动学研究 [J].
舒良树 ;
卢华复 ;
J.Charvet ;
M.Faure .
高校地质学报, 1997, (03) :43-53
[9]   中国沉积盆地演化与旋回动力学环境 [J].
刘和甫 .
地球科学, 1996, (04) :5+7-8+10-16
[10]   金衢盆地自然环境演化基本特点与趋势 [J].
刘文庆,胡忠行 .
浙江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 (03)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