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头台地区扶余油层无效缝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1
作者
陈乃吉
机构
[1]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微裂缝; 无效缝; 形成机理; 开发效果影响; 扶余油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储层无效缝的概念入手,简述了储层无效缝的形成机理,深入研究了储层无效缝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特别是对储层的储油能力和产油能力的影响。不同的孔参关系类型:微缝—正常孔渗关系类型所反映储层的渗流能力最强,储油能力、产油能力最好;微缝—次生矿物充填型孔渗关系反映储层储油能力好,渗流能力中等,产油能力次之;正常的孔渗关系类型反映储层渗流能力、储油能力最差,产油能力最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立油田低渗透裂缝性储层形成原因 [J].
王建国 ;
何顺利 ;
刘广峰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4) :4-6+119
[2]   大庆油田外围扶杨油层分类评价及调整对策 [J].
周锡生 ;
李莉 ;
韩德金 ;
金春海 ;
梅冬 ;
李敏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3) :35-37+105
[3]   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砂岩储层的分类评价——以川中公山庙油田沙一储层为例 [J].
赵永刚 ;
陈景山 ;
蒋裕强 ;
雷卞军 ;
赵明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2) :1-4+103
[4]   分形方法对裂缝性储集层的定量预测研究和评价 [J].
邓攀 ;
陈孟晋 ;
杨泳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2) :18-20+104
[5]   朝阳沟油田构造裂缝及其有效性研究 [J].
孙贻铃 ;
王秀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1) :33-34+106
[6]  
松辽盆地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M].高瑞祺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7]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李道品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