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中溶藻弧菌的筛选及其致病因子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彭喜春
张宁
冉艳红
桂博
陈龙
机构
[1]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溶藻弧菌; HSP60基因; 耐热性肠毒素; 不耐热性肠毒素; 溶血毒素;
D O I
10.13982/j.mfst.1673-9078.2008.04.026
中图分类号
S941 [鱼病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溶藻弧菌能引起人类食物中毒。溶血毒素、耐热性肠毒素(ST)和不耐热性肠毒素(LT)是致病性微生物中常见的致病因子。本文对从扇贝、牡蛎、贻贝、沙虾、虾蛄等海产品中筛选的溶藻弧菌的种属和致病因子进行了研究,生化鉴定显示分离到的两株溶藻弧菌来源不同,基因测定显示它们同属于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血琼脂平板法、兔小肠结扎法和乳鼠灌胃法显示来源不同的溶藻弧菌其产毒种类也不同,两株溶藻弧菌都能产生不耐热性肠毒素(LT)和耐热性肠毒素(ST),但只有1株能产生溶血毒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斜带石斑鱼3种致病性弧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J].
李宁求 ;
白俊杰 ;
吴淑勤 ;
劳海华 ;
石存斌 ;
潘厚军 ;
叶星 ;
简清 .
水产学报, 2005, (03) :356-361
[2]   一起溶藻弧菌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J].
张灵芝 ;
闫冰 ;
曲桂娟 .
医学动物防制, 2005, (04) :312-313
[3]   溶藻弧菌脂多糖的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石斑鱼的毒性 [J].
叶剑敏 ;
简纪常 ;
吴后波 ;
吴灶和 .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05) :574-576
[4]   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主要外膜蛋白和多糖抗原 [J].
董传甫 ;
林天龙 ;
许斌福 ;
龚晖 ;
林能锋 .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4, (07) :619-623
[5]   溶藻弧菌引起暴发型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研究 [J].
封会茹 ;
游京蓉 ;
刘玉堂 ;
李珊 .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3, (04) :331-334
[6]   海产品携带溶藻弧菌调查 [J].
林业杰 ;
林勇 ;
林金财 ;
欧剑鸣 .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0, (02) :45-46
[7]   溶藻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J].
何坚 ;
葛素君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1997, (06) :361-362
[8]   自腹泻患者中分离溶藻性弧菌及其病原性的探讨 [J].
权太淑 ;
李薇 ;
杨喜玲 .
中国公共卫生, 1985, (05) :15-18
[9]   溶藻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研究 [J].
纪舒萍 ;
纪奎滨 ;
杨暑伏 ;
赵卓 ;
于振垚 ;
王旭明 ;
冯玉德 ;
高铁夫 ;
夏一波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89, (02)
[10]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于爱莲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