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渠灌类型区保墒灌溉的冬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的表现

被引:2
作者
袁彦云 [1 ]
张保军 [1 ]
徐福利 [2 ]
汪有科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保墒灌溉; 冬小麦; 生理特性; 产量; 渠灌区;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6.07.068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5种保墒灌溉栽培方式,以传统耕作栽培方式为对照,在小麦灌浆期测定旗叶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含量、水分利用效率等值。结果表明:不同保墒灌溉栽培方式对冬小麦均有增产作用,平均增产13.46%,其中穗长平均增加7.15%,不孕小穗数平均降低21.78%,结实小穗平均增加11.42%,穗粒数平均增加10.82%,千粒重平均增加11.05%。保墒灌溉栽培方式的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减缓,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增高,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24.03%。以免耕留茬方式增产幅度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405 / 1406+1408 +140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秸秆覆盖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及增产效果研究 [J].
刘文乾 ;
杨富位 ;
杨俊伟 .
甘肃农业, 2004, (02) :30-30
[2]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对冬小麦生产综合效应研究 [J].
方日尧 ;
同延安 ;
梁东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72-75
[3]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J].
巩杰 ;
黄高宝 ;
陈利顶 ;
傅伯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3) :69-73
[4]   保护性耕作对农作物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J].
隋淑霞 ;
宇文剑飞 ;
周景奎 .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2, (04) :61-64
[5]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耗水特征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J].
许翠平 ;
刘洪禄 ;
车建明 ;
赵立新 .
灌溉排水, 2002, (03) :24-27
[6]   地膜覆盖灌水对土壤水分变化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
李援农 ;
范兴科 ;
樊惠芳 ;
周亚娟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2, (02) :45-47
[7]   不同保墒耕作方法在旱地上的保墒效果及增产效应 [J].
徐福利 ;
严菊芳 ;
王渭玲 .
西北农业学报, 2001, (04) :80-84
[8]   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王昌全 ;
魏成明 ;
李廷强 ;
孙凤琼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152-154+187
[9]   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法与传统耕作法的田间对比试验 [J].
杜兵 ;
邓健 ;
李问盈 ;
寥植犀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55-58
[10]   地膜小麦增产节水效果与适播期研究初报 [J].
王恒俊 ;
张岁岐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9, (01)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