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化形变台网技术系统

被引:3
作者
李正媛
陈志遥
吴云
宋彦云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 武汉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武汉创新基地
[3] 武汉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
[4] 上海
[5] 武汉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武汉创新基地
[6] 武汉
[7] 北京
关键词
第三代形变台网; 数字化台站; 技术系统构成; 地倾斜; 地应变;
D O I
10.14075/j.jgg.2005.02.024
中图分类号
P315.69 [计算机应用];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介绍了“九五”期间建设的我国第三代数字化形变台网技术系统的构成、观测仪器的性能指标及台站的分布,剖析了数字化形变台站的数据流程、功能界面与使用数据采集器的基本要求。数字化台网2001~2004年基本运行情况为:台网的130台(套)数字化形变仪器(除1套外)皆已投入监测并产出连续观测资料,其中,90%以上达到Ⅰ类标准,这些结果反映了数字化形变台网良好的监测运行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J].
周硕愚 ;
吴云 ;
李正媛 ;
杜瑞林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 (04) :95-101
[2]   高精度数据采集器网络通讯功能的实现 [J].
王秀英 ;
周振安 ;
牛从达 ;
马牧军 .
地震研究, 2004, (02) :203-207
[3]   中国地震台网数字化改造的进展 [J].
刘瑞丰 ;
吴忠良 ;
阴朝民 ;
陈运泰 ;
庄灿涛 .
地震学报, 2003, (05) :535-540+562
[4]   地倾斜台站数字化、模拟观测数据频率特性研究 [J].
李正媛 ;
陈鹏 ;
林穗平 ;
陈志遥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01) :74-77
[5]   中国地震局形变台网数据中心的系统构成 [J].
李正媛 ;
陈志遥 ;
陈鹏 ;
林穗平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03) :66-68
[6]   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J].
阴朝民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1, (06) :1-12
[7]   中国第三代地壳形变连续观测技术———地壳形变连续观测台网数字化网络系统 [J].
蔡惟鑫 ;
谭适龄 ;
蒋骏 ;
纪小军 .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7, (01) :106-111
[8]  
DB/T 12.2-2003. 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第2部分:通信与控制[S]. 2003
[9]  
DB/T 4-2003. 地震台站代码[S]. 2003
[10]  
DB/T 3-2003. 地震及地震前兆测项分类与代码[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