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架主要地貌特征及灾害地质因素

被引:15
作者
周川 [1 ,2 ,3 ]
范奉鑫 [1 ,2 ]
栾振东 [1 ,2 ]
马小川 [1 ,2 ,3 ]
阎军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科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灾害地质因素; 沙波; 滑塌; 残留古岸线; 麻坑;
D O I
10.16028/j.1009-2722.2013.01.008
中图分类号
P737.2 [海底地貌];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利用最新高精度多波束水深资料,对南海北部陆架地貌类型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识别和分析,发现研究区活动沙波、滑塌体、隆起脊、沟槽和麻坑等灾害地质因素发育。沙波多为直线型沙波,小、中、大型沙波均有发育,自北向南随着水深增大,沙波规模增大,沙波的活动性显著增强。底流内波特征变化与沙波规模和迁移情况具有一致性,沙波的形成和迁移与内波活动密切相关。根据滑塌特征地貌识别出7处滑塌,新老滑塌均有发育,新滑塌多呈线状延伸,梯状滑塌特征明显,分析认为新滑塌近期并无进一步滑动的趋势。受古岸线残留地貌控制,南部地形起伏较大,发育一系列隆起脊,K1—K4隆起脊近NE—SW走向平行排列,K5隆起脊为E—W走向与之相交。另外,研究区发育大量麻坑,直径30~100m,麻坑深度1.0~3.0m。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南海北部沙波区海底强流的内波特征及其对沙波运动的影响 [J].
夏华永 ;
刘愉强 ;
杨阳 .
热带海洋学报, 2009, 28 (06) :15-22
[2]   南海西北部末次盛冰期以来的古海岸线重建 [J].
姚衍桃 ;
Jan Harff ;
Michael Meyer ;
詹文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6) :753-762
[3]   大陆边缘深水区海底滑坡及其不稳定性风险评估 [J].
吴时国 ;
陈珊珊 ;
王志君 ;
李清平 .
现代地质, 2008, (03) :430-437
[4]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研究 [J].
吴建政 ;
胡日军 ;
朱龙海 ;
马芳 ;
刘剑伦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6) :1019-1023
[5]   南海东沙群岛以北海底沙波稳定性分析 [J].
彭学超 ;
吴庐山 ;
崔兆国 ;
刘胜旋 ;
王衍棠 .
热带海洋学报, 2006, (03) :21-27
[6]   南海北部孤立内波的现场观测 [J].
方文东 ;
施平 ;
龙小敏 ;
毛庆文 .
科学通报, 2005, (13) :1400-1404
[7]  
南海北部海底微地貌特征与近代变化[J]. 蔡秋蓉.南海地质研究. 2002(00)
[8]   南海北部孤立子内波的一些特征和演 [J].
蔡树群 ;
甘子钧 ;
龙小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5) :1245-1250
[9]  
南海东北部海底潜在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J]. 吴庐山,鲍才旺.南海地质研究. 2000(00)
[10]   南海北部大陆坡区的突发性强流 [J].
方文东 ;
陈荣裕 ;
毛庆文 .
热带海洋, 2000, (01)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