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杂交水稻新品种两优航2号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幼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罗源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 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乌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机构:
[1] 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 福建省罗源县农业局种子管理站
来源: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航2号;
选育;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2009.09.002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两优航2号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恢复系航2号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介绍了两优航2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5 / 7+12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航2号高产制种技术
[J].
谢鸿光
;
黄庭旭
;
杨东
;
涂诗航
;
张水金
;
董瑞霞
;
王志赋
;
谢华安
.
杂交水稻,
2007, (01)
:40-41

谢鸿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

黄庭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

杨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

涂诗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

张水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

董瑞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

王志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

谢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福州分中心
[2]
优质高产杂交香稻新组合“宜优673”的选育与应用
[J].
黄庭旭
;
谢华安
;
游晴如
;
王乌齐
;
郑家团
;
张海峰
;
黄洪河
.
江西农业学报,
2006, (04)
:6-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乌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Ⅱ优航2号亲本生育特性和开花习性初步研究
[J].
谢鸿光
;
黄庭旭
;
杨东
;
涂诗航
;
张水金
.
中国稻米,
2006, (04)
:14-15

谢鸿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黄庭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杨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涂诗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张水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4]
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J].
谢华安
;
王乌齐
;
陈炳焕
;
张建福
;
郑家团
;
黄庭旭
;
杨惠杰
;
肖承和
;
张海峰
;
杨东
;
张水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11)
:1688-1692

谢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王乌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陈炳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张建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郑家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黄庭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杨惠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肖承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张海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杨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张水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福州
[5]
植物诱变新技术及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J].
游晴如
;
黄庭旭
;
张水金
;
杨东
;
马宏敏
.
江西农业学报,
2003, (02)
:43-47

游晴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黄庭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张水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杨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马宏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6]
水稻核不育系SE21S的选育与利用
[J].
胡如英
;
赵明富
;
郑建华
;
吴春株
;
杨聚宝
.
福建农业学报,
2001, (03)
:1-4

胡如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赵明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郑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吴春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杨聚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7]
水稻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
[J].
徐建龙
;
林贻滋
;
奚永安
;
蒋兴村
;
李金国
.
核农学报,
1997, (01)
:11-16

徐建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

林贻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

奚永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金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