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灰空间”——机动车高架桥下部空间改造利用研究

被引:11
作者
陈帆
杨玥
机构
[1] 浙江大学建筑与工程学院建筑系
关键词
机动车高架桥; 高架桥下部空间; 城市“灰空间”; 改造利用; 可能性可行性; 案例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高架桥,曾经作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之一,被大量建于城市之中。但是随着它的发展,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从机动车高架桥的产生背景和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对城市的贡献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给城市和市民造成的不利影响。作者引入城市"灰空间"的概念,探讨了机动车高架桥下部空间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加以案例分析。希望可以为高架桥下部空间的改造提供依据和借鉴经验,以使得城市空间恢复活力,给市民创造出良好的人居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高架桥,拆除还是保留? [J].
李思迪 .
建筑与文化, 2011, (10) :110-112
[2]   城东自行车道 宜兰傍晚的悠闲散步 [J].
陈哲生 ;
陈明芬 ;
白宗泓 ;
杨绍凯 ;
黄谢尧 ;
辜达齐 ;
杨志仲 ;
涂淑娟 ;
杜德裕 .
风景园林, 2011, (05) :40-43
[3]   从城市公共空间角度看待高架桥下部空间利用 [J].
肖开名 ;
苏剑鸣 .
工程与建设, 2011, 25 (03) :314-316
[4]   城市立交桥下空间的利用与设计 [J].
谢旭斌 .
城市问题, 2009, (12) :97-101
[5]   对高架路桥周边空间的分析及合理化设计 [J].
陈科晶 .
山西建筑, 2008, (27) :50-51
[6]   A8高速路公园 [J].
NL Architects .
城市环境设计, 2008, (03) :32-41
[7]  
基于反消极性的城市高架路桥下空间利用研究[D]. 张丽.华中科技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