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臼、壶穴、冰臼辩——论岩臼、壶穴和冰穴的成因分类

被引:5
作者
郑本兴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壶穴; 岩臼; 郑本; 巨砾; 碎屑沉积物; 冰臼; 流水地貌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正>黄河壶口早有名[1],瀑布两侧多岩窝,术语翻译为壶穴,英人称之泼特壑"Pothole".中国古人称为小石潭,详细记述者为柳宗元;潭中"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河流"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
引用
收藏
页码:498 / 5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崂山冰臼之质疑 [J].
王为 ;
周尚哲 ;
李炳元 ;
解波 ;
冯小珍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5) :917-932
[2]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青山花岗岩臼的特征及成因研究 [J].
孙洪艳 ;
田明中 ;
武法东 .
地质论评, 2007, (04) :486-490+579
[3]   “冰臼”成因争鸣——以克什克腾旗青山岩臼群为例 [J].
章雨旭 .
地质论评, 2005, (06) :680+712-680
[4]   内蒙、河北巨型壶穴与赤峰风道的发现 [J].
崔之久 ;
李洪江 ;
南凌 ;
李德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3) :1429-1434
[5]  
中国第四纪冰川新论[M].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施雅风, 2011
[6]  
发现冰臼[M]. 华夏出版社 , 韩同林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