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冰臼之质疑

被引:10
作者
王为 [1 ]
周尚哲 [1 ]
李炳元 [2 ]
解波 [1 ]
冯小珍 [1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貌与区域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风化坑; 冰白; 花岗岩; 风化作用; 崂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4 [冰川地貌学、冰缘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作者在2010年7月间考察了被认为是"中国东部沿海低海拔古冰川地貌保留完好"的崂山地区。考察结果显示崂山的地貌是正常的花岗岩地貌,并不是古冰川遗留的地形,崂山的冰臼不过是花岗岩地区常见的风化坑。本文将崂山风化坑与国外相关研究对比,列举了崂山冰臼不是冰臼的证据,对山顶冰臼形成理论提出了疑问,同时也回答了对风化坑形成的质疑。中国东部山顶冰臼是国内个别学者对国际上早已解决的科学问题产生的误解。
引用
收藏
页码:917 / 93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再论山脊壶穴的冰川融水成因——兼与施雅风院士商榷 [J].
吕洪波 ;
任晓辉 ;
许民 ;
欧阳江城 .
地质论评, 2010, 56 (05) :693-702
[3]   浙江缙云县大洋山石鼓尖花岗岩坑穴成因 [J].
朱诚 ;
崔之久 ;
李中轩 ;
高洁 ;
王立新 ;
邬祥林 ;
郑朝贵 ;
沈庆凡 ;
郑献章 .
地理学报, 2008, (07) :735-743
[4]   壶穴差异风化或风蚀作用成因质疑 [J].
吕洪波 ;
任晓辉 ;
许民 ;
欧阳江城 .
地质论评, 2008, (02) :192-198+292
[5]   广东大峡谷河床壶穴形态的形成与发育 [J].
王为 ;
黄山 ;
梁明珠 .
地理学报, 2007, (07) :691-697
[6]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青山花岗岩臼的特征及成因研究 [J].
孙洪艳 ;
田明中 ;
武法东 .
地质论评, 2007, (04) :486-490+579
[7]   赤峰等地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地貌证据 [J].
吕洪波 ;
任晓辉 ;
杨超 .
地质论评, 2006, (03) :379-385+437
[8]   锅穴一定是第四纪冰川的标志吗? [J].
周尚哲 .
第四纪研究, 2006, (01) :117-125
[9]   “冰臼”成因争鸣——以克什克腾旗青山岩臼群为例 [J].
章雨旭 .
地质论评, 2005, (06) :680+712-680
[10]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李吉均 ;
舒强 ;
周尚哲 ;
赵志军 ;
张建明 .
冰川冻土, 2004, (03) :235-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