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一次回流暴雪过程的锋区特征分析

被引:41
作者
吴庆梅
杨波
王国荣
机构
[1] 北京市气象台
关键词
回流暴雪; 华北锢囚; 逆温; 动力锋生; 次级环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加密自动站观测和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风廓线雷达、微波辐射计观测的精细风场、温度和湿度资料,对2009年11月9日夜间北京地区的一次回流暴雪天气过程的锋区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为华北锢囚锋和中高层短波槽,与锢囚锋联系的中低空暖湿空气在回流干冷空气上爬升造成锋生,是北京地区出现暴雪的主要原因。北京地区锋区的坡度较小,锋区下半层存在明显逆温。逆温强度可以指示冷暖交汇程度,从而与降雪强度存在相关关系,地形对逆温的分布和强度有一定的影响。低层东北风与中高层西南气流形成了明显的风垂直切变和温度差异,动力锋生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产生的锋面次级环流直接促进了中尺度系统的发展。锋区存在层结不稳定,锋面抬升和次级环流促进了对流的发展,从而导致高架雷暴的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2009年11月华北暴雪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张迎新 ;
张守保 ;
裴玉杰 ;
张南 .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1204-1212
[2]   2009年秋季冀中南暴雪过程的地形作用分析 [J].
张迎新 ;
姚学祥 ;
侯瑞钦 ;
李宗涛 ;
裴宇杰 .
气象, 2011, 37 (07) :857-862
[3]   2008年初冰雪灾害和华南准静止锋 [J].
陶祖钰 ;
郑永光 ;
张小玲 .
气象学报, 2008, (05) :850-854
[4]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的持续性原因分析 [J].
杨贵名 ;
孔期 ;
毛冬艳 ;
张芳华 ;
康志明 ;
宗志平 .
气象学报, 2008, (05) :836-849
[5]   华北回流暴雪发展机理个例研究 [J].
周雪松 ;
谈哲敏 .
气象, 2008, (01) :18-26
[6]   华北平原回流天气的结构特征 [J].
张迎新 ;
张守保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1) :107-113
[7]   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 [J].
王迎春 ;
钱婷婷 ;
郑永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58-65
[8]   北京地区一次小雪天气过程造成路面交通严重受阻的成因分析 [J].
孙继松 ;
梁丰 ;
陈敏 ;
廖晓农 .
大气科学, 2003, (06) :1057-1066
[9]   “96.1”高原暴雪过程三维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数值研究 [J].
王文 ;
程麟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3) :225-232
[10]   北京“12·7”降雪过程的分析研究 [J].
赵思雄 ;
孙建华 ;
陈红 ;
齐琳琳 ;
赵翼浚 ;
李爱国 ;
李云云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1) :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