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麓一例黑风暴天气的成因

被引:12
作者
马禹 [1 ]
王旭 [1 ]
肖开提 [1 ]
刘小枚 [2 ]
谭江 [3 ]
机构
[1] 新疆环境气象中心
[2] 伊犁州气象局
[3] 沙湾县气象局
关键词
黑风暴; 干飑线; 动量下传; 混合层; 自记记录;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6.065
中图分类号
P425.5 [特殊区域的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气象自记记录和静止气象卫星云图资料对1998-04-18由南支冷锋爆发性发展生成的干飑线触发的天山北麓黑风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沙尘暴和黑风暴过境时风、压、温、湿在短时间内出现突变,跃变幅度黑风暴远大于强沙尘暴,黑风暴嵌于强沙尘暴时变化幅度比强沙尘暴弱。沙尘壁具有等温性,水平厚度4~9km。影响黑风暴的天气因素中,地面大风形成主要源于冷锋的加强和锋后强冷平流,高空急流的加强及其形成的次级环流使高空动量有效下传到地面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混合层是有利于黑风暴在干旱环境形成的大气层结特征,这次过程深厚混合层的形成是深厚干对流和黑风暴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它的形成则是长时间地面加热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导致一例强沙尘暴的若干天气因素的观测和模拟研究
    姜学恭
    沈建国
    刘景涛
    陈受钧
    [J]. 气象学报, 2003, (05) : 606 - 620
  • [2] 1998年4月14~15日强沙尘暴过程分析
    郑新江
    徐建芬
    罗敬宁
    孙兰东
    叶惠明
    许东蓓
    [J]. 高原气象, 2001, (02) : 180 - 185
  • [3] 沙尘暴研究的进展
    王式功
    董光荣
    陈惠忠
    李希良
    金炯
    [J]. 中国沙漠, 2000, (04) : 5 - 12
  • [4] 中尺度气象学[M]. 气象出版社 , 杨国祥等编著, 1991
  • [5] Local structure of mature dust storms .2 Barenblatt,G. I,G. S. Golysin. J. Atmos. Sci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