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季风降水模拟的检验

被引:67
作者
张莉 [1 ]
丁一汇 [2 ]
孙颖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季风降水; 模拟; 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以CMAP(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月平均降水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40年再分析资料集ERA40为观测基础,分析了当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 AR4)的17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和环流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模式基本上都能够模拟出降水由东亚东南部海洋至东亚西北部中国内陆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部分模式能够模拟出降水的部分主要模态;(2)大部分模式基本上能够模拟出中国东部陆地降水的季节进退。但同时也存在相当的差异,这包括:(1)多数模式普遍存在模拟降水量偏少、降水变幅偏小的缺陷;(2)雨带的季节推进过程与观测存在一定偏差,尤其海洋上的季节进退过程模拟较差,有的模式甚至不能模拟出东亚季风区东部海洋上大致的季节进程。因此,模式对东亚季风区降水的模拟能力还是比较有限的,需要进一步改进。多模式集合的夏季环流场以偏弱为主,不利于降水的形成,这在中国东部大陆部分比较明显。另外,空气湿度模拟值偏低、从而造成水汽输送偏弱也是导致东亚季风区夏季降水模拟偏小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7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舍入误差对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结果的影响 [J].
王鹏飞 ;
王在志 ;
黄刚 .
大气科学, 2007, (05) :815-825
[2]   数值模式不同分辨率和地形对东亚降水模拟影响的试验 [J].
高学杰 ;
徐影 ;
赵宗慈 ;
Jeremy SPAL ;
Filippo GIORGI .
大气科学, 2006, (02) :185-192
[3]   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气候变化的最新情景预测 [J].
姜大膀 ;
王会军 ;
郎咸梅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590-596
[4]   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及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 [J].
孙淑清 ;
马淑杰 .
大气科学, 2003, (01) :36-52
[5]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孙秀荣 ;
何金海 ;
陈隆勋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0, (03) :378-384
[6]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变化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 [J].
沙万英 ;
郭其蕴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S1) :32-39
[7]  
中国汛期降水预测研究及应用[M]. 气象出版社 , 陈兴芳,赵振国编著, 2000
[8]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气象出版社 , 魏凤英编著, 1999
[9]  
Simulations of the 100-hPa South Asian High and precipitation over East Asia with IPCC coupled GCMs[J] . Ningfang Zhou,Yongqiang Yu,Yongfu Qian.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2006 (3)
[10]  
Effects of model resolution and subgrid-scale physics on the simul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J] . J. P. Iorio,P. B. Duffy,B. Govindasamy,S. L. Thompson,M. Khairoutdinov,D. Randall.Climate Dynamics . 200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