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因理论的角度探讨我国大学生的社会性评价

被引:4
作者
林钟敏
机构
[1]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厦门
关键词
责任归因; 情感反应; 帮助行为; 社会性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归因理论研究方法测试我国大学生对五种生理病症和五种心理、行为引起的疾患或缺陷的责任归因、情感反应和帮助行为的关系,借以探讨我国大学生对疾患者的社会评价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可用于研究社会性评价的方法。同时,这项研究也体现了我国大学生对某些社会性评价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行为动机与结果的匹配关系对儿童道德情绪归因的影响 [J].
顾海根 ;
李正云 ;
李伯黍 .
心理科学, 1992, (03) :10-14+19+66
[2]   亲社会行为归因的发展研究 [J].
周宗奎 .
心理科学通讯, 1990, (04) :26-30+67
[3]   我国青少年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J].
陈欣银 ;
项宇 .
心理科学通讯, 1990, (01) :25-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