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那曲地区雷暴天气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9
作者:

央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气象局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气象局

旦增格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气象局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气象局

达瓦泽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气象局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气象局

边玛拉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气象局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气象局
机构:
[1]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气象局
[2]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那曲地区;
雷暴;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6 [雷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66—2011年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所辖7个气象站的雷暴天气历史观测资料,综合运用天气学及线性统计方法、小波分析方法,分析那曲地区雷暴日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那曲地区的雷暴日数存在显著减少趋势,减少趋势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变化倾向率为每10年减少5 d;那曲地区雷暴日数空间分布特征为北部多南部少,东部高山峡谷多于西部湖盆;雷暴日数高值出现在东北部,低值出现在东南部。季节分布为夏季最多,春、秋季相对较少,冬季很少出现雷暴;雷暴初日推迟,而雷暴终日提前,雷暴期有缩短趋势。多雷期、少雷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西伸脊点的经度位置、巴尔克什湖东部至青藏高原处高压脊和高原短波槽的位置和强弱上。那曲地区5—9月雷暴日数存在5~10年、20年两种尺度的周期变化规律,从不同时间尺度周期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那曲地区将逐渐进入多雷期。
引用
收藏
页码:751 / 7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夏季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及其天气学特征的统计分析
[J].
尤伟
;
臧增亮
;
潘晓滨
;
李毅
;
安成
;
李安泰
.
高原气象 ,
2012, (06)
:1523-1529

尤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臧增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潘晓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李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安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李安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2]
夏季风时期湛江市雷暴日数的变化特征及大气环流条件分析
[J].
任崇
;
温亚丽
.
广东气象,
2012, 34 (01)
:32-34

任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温亚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湛江市气象局 南海舰队海洋水文气象中心
[3]
安徽省近50年雷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程向阳
;
谢五三
;
刘岩
;
罗连升
;
田红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1)
:117-121

程向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防雷中心 安徽省防雷中心

谢五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气候中心 安徽省防雷中心

刘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防雷中心 安徽省防雷中心

罗连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气候中心 安徽省防雷中心

田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气候中心 安徽省防雷中心
[4]
近30年西藏地区雷暴变化特征
[J].
任景轩
;
朱克云
;
张杰
;
假拉
;
万文龙
.
气象科技,
2011, 39 (03)
:289-29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克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张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军区空军气象中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假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象台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万文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5]
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研究进展
[J].
徐祥德
;
陈联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756-772

徐祥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层结特征分析
[J].
张翠华
;
言穆弘
;
董万胜
;
张义军
.
高原气象,
2005, (05)
:741-747

张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言穆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近46年来雷暴气候的统计特征
[J].
张美平
;
敖淑珍
;
刘翔
;
李念英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66-73

张美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民航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

敖淑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民航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

刘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民航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

李念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民航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
[9]
青藏高原强对流雷暴云分布特征
[J].
张鸿发
;
郭三刚
;
张义军
;
程国栋
;
石运强
;
普布卓玛
;
侯正俊
.
高原气象,
2003, (06)
:558-564

张鸿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喀则地区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气象台,日喀则地区气象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西藏日喀则 ,西藏拉萨 ,西藏日喀则

郭三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喀则地区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气象台,日喀则地区气象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西藏日喀则 ,西藏拉萨 ,西藏日喀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程国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喀则地区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气象台,日喀则地区气象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西藏日喀则 ,西藏拉萨 ,西藏日喀则

石运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喀则地区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气象台,日喀则地区气象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西藏日喀则 ,西藏拉萨 ,西藏日喀则

普布卓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喀则地区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气象台,日喀则地区气象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西藏日喀则 ,西藏拉萨 ,西藏日喀则

侯正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日喀则地区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气象台,日喀则地区气象局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西藏日喀则 ,西藏拉萨 ,西藏日喀则
[10]
青藏高原对流云团东移发展的不稳定特征
[J].
卓嘎
;
徐祥德
;
陈联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4)
:448-456

卓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徐祥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陈联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