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19
作者
范大莎 [1 ]
杨旭 [1 ,2 ]
吴相利 [1 ]
周嘉 [1 ]
茹艺 [1 ]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
[2]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农田生态系统; 时空分异格局; 驱动因素;
D O I
10.13671/j.hjkxxb.2017.0032
中图分类号
X712 [农副业];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根据2000—2014年东北三省碳排放的相关数据,结合空间探索性分析及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方法,对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的空间集聚性、差异性及其重要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存在比较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自相关性在整体上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到2014年全局Moran's I指数达到最高值0.3395.在局部空间相关关系上,东北三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的高-高区域集中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低-低地区主要集中在辽宁省,表现出不平衡的发展格局.人均GDP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有负效应,总人口数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影响从正效应转变为负效应,化肥施用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影响程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代表生产技术水平和能源消耗的农业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因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影响较大,东北三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相关程度有逐渐趋同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797 / 28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对区域差异的作用分析 [J].
颜艳梅 ;
王铮 ;
吴乐英 ;
刘昌新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9) :3436-3444
[2]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万文玉 ;
赵雪雁 ;
王伟军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9) :3445-3455
[3]   基于ESDA-GWR的1997—2012年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特征 [J].
胡艳兴 ;
潘竟虎 ;
王怡睿 .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35 (06) :1896-1906
[4]   皖江城市带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动态研究 [J].
谷家川 ;
查良松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1) :81-87
[5]   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J].
赵志耘 ;
杨朝峰 .
中国软科学, 2012, (06) :175-183
[6]   大田作物秸秆量评估中秸秆系数取值研究 [J].
王晓玉 ;
薛帅 ;
谢光辉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7 (01) :1-8
[7]  
1999~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空间演变特征[J]. 赵雲泰,黄贤金,钟太洋,彭佳雯.环境科学. 2011(11)
[8]   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 [J].
谢光辉 ;
韩东倩 ;
王晓玉 ;
吕润海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 16 (01) :1-8
[9]   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 [J].
毕于运 ;
高春雨 ;
王亚静 ;
李宝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2) :211-217
[10]   河西绿洲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时空差异研究 [J].
颉鹏 ;
蔺海明 ;
黄高宝 ;
王龙强 ;
柴强 .
草业学报, 2009, 18 (04) :22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