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对碳酸盐岩气藏的化学改造——以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气藏为例

被引:43
作者
杜春国 [1 ]
郝芳 [1 ]
邹华耀 [1 ]
张俊 [1 ]
朱扬明 [2 ]
王存武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3]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化学改造;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 选择性消耗; 流体-岩石相互作用; 川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前在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已发现普光、渡口河、铁山坡、罗家寨等多个高含H2S的大、中型气田。通过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盐度和岩心及薄片的镜下详细观察后认为,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的大多数气藏遭受了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的化学改造,TSR的改造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使C2+重烃相对于CH4、12C相对于13C优先被消耗,造成天然气干燥系数变大和碳同位素变重;2由于TSR产生的大量淡水的加入,使气藏的原生地层水被稀释,造成地层水盐度降低;3TSR相关流体(烃类和H2S等)与储层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储层被溶蚀和硬石膏发生蚀变,造成储层孔隙度增大,从而对改善其物性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四川盆地高含H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郭彤楼
    周国源
    [J]. 地质学报, 2006, (08) : 1208 - 1218
  • [2] 中国南方海相地层油气保存条件综合评价技术体系探讨
    马永生
    楼章华
    郭彤楼
    付晓悦
    金爱民
    [J]. 地质学报, 2006, (03) : 406 - 417
  • [3]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马永生
    蔡勋育
    李国雄
    [J]. 地质学报, 2005, (06) : 858 - 865
  • [4]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高含H2S天然气TSR成因的同位素证据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戴金星
    李剑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 1037 - 1046
  • [5] 沉积盆地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评述
    蔡春芳
    李宏涛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10) : 1100 - 1105
  • [6]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马永生
    郭旭升
    郭彤楼
    黄锐
    蔡勋育
    李国雄
    [J]. 地质论评, 2005, (04) : 477 - 480
  • [7] 科学安全勘探开发高硫化氢天然气田的建议
    戴金星
    胡见义
    贾承造
    方义生
    孙志道
    魏伶华
    袁进平
    杨威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 1 - 4
  • [8] 地层水中微量有机质分析及应用——以川东、川东北区油气保存条件研究为例
    潘文蕾
    梁舒
    刘光祥
    吕俊祥
    [J].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S1) : 590 - 594
  • [9]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H2S成因研究
    王一刚
    窦立荣
    文应初
    张静
    刘划一
    [J]. 地球化学, 2002, (06) : 517 - 524
  • [10] 沈平.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及目标评价[D].西南石油学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