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四川盆地高含H2S天然气的分布与TSR成因证据
被引:115
作者:
朱光有
[1
]
张水昌
[1
]
梁英波
[1
]
马永生
[2
]
郭彤楼
[2
]
周国源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地质服务公司化验室
来源:
关键词:
H2S;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
飞仙关组;
震旦系;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四川盆地是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目前已在震旦系(威远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罗家寨、普光、渡口河、铁山坡、七里北)、嘉陵江组(卧龙河)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磨溪、中坝)发现了近10个高含硫化氢的大中型气田(藏),探明储量5000×108m3。这些高含硫化氢气藏普遍经历过较大的埋深过程(储层经历过较高温度),储层上下或储层中间均发育有膏质岩类,且气源充足,具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hermochemicalSulfateReduction,TSR)发生的物质基础和热动力条件。从气藏地质特征以及天然气组成和碳、硫同位素等方面的证据表明,四川盆地中、下三叠统和震旦系气藏的硫化氢属于TSR成因。而且TSR对烃类的大量选择性消耗一方面导致天然气干燥系数增大,另一方面导致气藏充满度降低,气藏压力系数变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208 / 1218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