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光纤芯片检测系统的研制

被引:3
作者
苏波
崔大付
刘长春
蔡浩原
耿照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微流控光纤芯片; 发光二极管; 耦合; 检测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52.2 [化学仪器];
学科分类号
070302 ; 081704 ;
摘要
用集成在微流控芯片上的光纤作为传光介质,可使激发光斑的直径减小到93μm;采用光纤准直器会聚光束,提高了光纤的耦合效率;把芯片放在暗室中进行实验,避免了外界杂散光的干扰,降低了本底噪声;用软件控制高压模块的输出电压,方便了实验操作;以蓝色LED作为激发光源,降低了仪器的成本;利用异硫氰酸酯荧光素考察了系统的性能,最小检测浓度达到2·2×10-8mol/L,信噪比S/N=5。重复性实验表明:峰值面积、峰高以及迁移时间3个参数的重复性比较好,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用异硫氰酸酯荧光素标记的氨基酸进行了电泳分离,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95 / 2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集成铜电极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电泳芯片的制作 [J].
刘军山 ;
罗怡 ;
杜艳 ;
刘冲 ;
王立鼎 ;
周伟红 ;
杨秀荣 .
分析化学, 2005, (04) :584-587
[2]   发光二极管诱导荧光用于毛细管电泳检测 [J].
杨丙成 ;
谭峰 ;
关亚风 .
分析化学, 2003, (09) :1066-1068
[3]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荷耦合器件检测器联用技术研究 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及与普通光源装置的比较 [J].
熊少祥,李建军,程介克 .
分析科学学报, 1995, (03) :12-15
[4]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M].吴德明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5]  
聚二甲基硅氧烷夹心式微流体生物芯片[P]. 崔大付;刘长春.中国专利:CN1293202C,200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