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雌核发育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AFLP分析

被引:20
作者
王晓清 [1 ]
王志勇 [1 ]
柳小春 [2 ]
谢中国 [2 ]
詹炜 [2 ]
谢芳靖 [1 ]
机构
[1]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大黄鱼; 人工雌核发育; AFLP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采用6对选择性扩增引物(E-AAG/M-CAG、E-AAG/M-CTC、E-ACA/M-CAA;E-ACG/M-CAT、E-AGG/M-CAA、E-AGG/M-CTA)对冷休克法诱导的大黄鱼雌核发育家系G1、G2和对照组C1、C2的鱼苗及其亲本进行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对引物共检出了33条雄亲特有条带(G1中13条,G2中20条)、31条雌亲特有条带(G1中16条,G2中15条)。家系G1的24尾鱼苗均无雄亲特有条带,雌核发育成功率为100%,G2家系中有3尾鱼苗各出现了不同数量的雄亲特有条带,属正常受精个体(12.5%),其雌核发育成功率为87.5%,两个家系平均雌核发育诱导成功率为93.75%。31条雌亲特有条带中有14条在雌核发育后代中出现了分离。对亲子间遗传关系的分析表明了雌核发育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小,与雌亲的亲缘关系最近。研究表明,雌核发育是促进基因纯合的一个有效途径,AFLP技术是鱼类雌核发育鉴定和遗传分析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黄鱼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后代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J].
王晓清 ;
王志勇 ;
柳小春 ;
谢芳靖 ;
刘家富 .
遗传, 2006, (07) :831-837
[2]   异源精子诱导稀有鮈鲫的人工雌核发育 [J].
贾方钧 ;
王剑伟 ;
吴清江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3) :246-252
[3]   热休克诱导虹鳟二倍体雌核发育 [J].
李胜忠 ;
陈琳 ;
杜劲松 .
动物学杂志, 1997, (05) :8-10
[4]   Induction of triploidy and gynogenesis in teleost fish with emphasis on marine species [J].
A. Felip ;
S. Zanuy ;
M. Carrillo ;
F. Piferrer .
Genetica, 2001, 111 :175-195
[5]  
Z. Liu,A. Nichols,P. Li,R. A. Dunham.Inheritance and usefulness of AFLP markers in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blue catfish (I. furcatus), and their F1, F2, and backcross hybrids[J].MGG -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