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超发”:判断标准、成因及其治理

被引:14
作者
范从来
王勇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超发; IS-LM模型; 通货膨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2013年10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余额达到107万亿元,与GDP之比接近200%,M2/GDP也被广泛用来佐证我国货币已经超发的论点,但简单地将M2与GDP相对应,论证货币超发缺乏严谨的理论依据与逻辑结构,对经济变量的解释力也不足。从IS—LM模型分析发现我国高M2/GDP的症结不在货币量的多少,而是货币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效率偏低,关注的重点需要从"货币超发"转向为货币政策创造制度环境,解决的途径也不在"堵"而在"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断言我国当前“货币超发”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 [J].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调查统计处课题组 ;
陈涤非 .
金融纵横, 2013, (05) :9-15
[2]   内生货币视角下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关系分析 [J].
刘国亮 ;
陈达飞 .
经济学动态, 2012, (08) :51-56
[4]   中国的物价上涨是货币超发引发的吗? [J].
谢家智 ;
张明 .
经济管理, 2012, 34 (02) :1-10
[5]   财政扩张、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 [J].
孙力军 ;
朱洪 .
现代经济探讨, 2011, (08) :56-60
[6]   结构扭曲与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转型经济金融抑制的视角 [J].
黄桂田 ;
何石军 .
金融研究, 2011, (07) :1-13
[7]   超额货币、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基于1991~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检验 [J].
彭卫红 ;
张晓东 .
经济研究参考, 2011, (41) :49-52+78
[8]   “货币超发说”缺乏科学根据 [J].
王国刚 .
经济学动态, 2011, (07) :54-60
[9]   推动房价上涨的货币因素研究——基于美国、日本、中国泡沫积聚时期的实证比较分析 [J].
李健 ;
邓瑛 .
金融研究, 2011, (06) :18-32
[10]   社会融资规模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 [J].
盛松成 .
中国金融家, 2011, (03) :9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