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海气界面热通量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4
作者
翟方国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异常潜热通量场; 异常感热通量场; 经验正交函数; 奇异值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 [海洋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第三版本HOAPS(Hamburg Ocean Atmosphere Parameters and Fluxes from Satellite Data)海表面温度、潜热通量、感热通量、海表面空气比湿以及海表面风场5个参量的18a(19882005年)逐月平均资料,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和奇异值分解方法分析了异常潜热和感热通量场在西北太平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造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EOF的分析结果表明,异常潜热通量场主要体现为第一第二两个模态的变化,第一模态显示整个海域呈同相变化且在时间上呈准年周期变化,第二模态则描述了分别位于10°N,25°N和40°N的3个极值中心并伴随多年振荡,由因子载荷分布可知热带太平洋是第二模态的行为中心,因此该模态可能与ENSO事件相关。异常感热通量场则主要表现为第一模态的变化,在时间上呈准年周期变化并伴随有多年时间尺度的振荡。奇异值分解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异常海表面风场是异常潜热和感热通量场时空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春季黑潮区海温异常与我国夏季降水的关系 [J].
张天宇 ;
孙照渤 ;
李忠贤 ;
王栋钰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2) :189-195
[2]   太平洋海域海气热通量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的研究 [J].
钱粉兰 ;
周明煜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1, (01) :21-28
[3]  
A Manual for EOF and SVD Analyses of Climatic Data .2 H.Bjornsson,S.A.Venegas.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