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决策树分析方法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证病信息与疗效的相关关系

被引:25
作者
查青林 [1 ]
何羿婷 [2 ]
喻建平 [3 ]
闫小萍 [4 ]
苏励 [5 ]
宋跃进 [6 ]
曾升平 [7 ]
刘维 [8 ]
冯兴华 [9 ]
钱先 [10 ]
朱婉华 [11 ]
林色奇 [1 ]
吕诚 [12 ]
吕爱平 [12 ]
机构
[1] 江西中医学院
[2]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4]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5]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6] 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7]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8]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9]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10] 江苏省中医院
[11] 南通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
[12]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关键词
诊断信息; 决策树分析; 数据挖掘; 类风湿性关节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利用决策树模型分析方法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证候疾病信息与疗效的关系。方法397例确诊活动期RA病例来自9个临床中心,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203例和西药治疗组194例。西药治疗方案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慢作用药,中药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和辨证用药。治疗前后收集病人中医四诊信息和西医疾病诊查指标,治疗效果用ACR20判断,抽取患者初诊时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在SAS8·2上实施。通过单因素探索性分析,计算疗效与变量的比数比,以P<0·2作为入选模型的标准;采用决策树进行挖掘分析。以疗效为分层变量,随机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占75%)和验证集(占25%),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数据分析模型中,中药治疗组共纳入变量20个,西药治疗组纳入变量26个。中药组中晨僵、关节肿胀数、IgM、关节压痛数、关节压痛、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关节疼痛、医生总体评价与疗效呈正相关,病程和夜尿多与疗效呈负相关。西药治疗组中有11项观测指标与疗效相关,其中血沉、腰膝酸软、舌苔白、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医生总体评价、关节肿胀、患者总体评价等8项指标与疗效呈正相关,舌苔黄、舌红、白细胞检测与疗效呈负相关。决策树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中晨僵、舌淡红、关节压痛程度、夜尿多4项观测指标不同组合患者的中药治疗疗效有差异;西药组中舌苔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数量和晨僵4项观测指标不同组合患者的中药治疗疗效有差异;同时,决策树分类的结果在随机选取的验证集中也得到了验证。结论利用决策树分析方法分析证病信息与中西医疗法疗效的关系,符合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思想,有利于提高治疗方案使用的针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71 / 8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个体化药物治疗及其基因诊断 [J].
周宏灏 ;
王连生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12) :1227-1229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因子分析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J].
何羿婷 ;
查青林 ;
阎小萍 ;
苏励 ;
宋跃进 ;
曾升平 ;
刘维 ;
冯兴华 ;
钱先 ;
朱婉华 ;
林色奇 ;
吕诚 ;
吕爱平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2) :1077-1081
[3]   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与疗效关系的回归分析 [J].
吕爱平 ;
何羿婷 ;
查青林 ;
闫小萍 ;
苏励 ;
宋跃进 ;
曾升平 ;
刘维 ;
冯兴华 ;
钱先 ;
朱婉华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 (06) :17-22
[4]   从主观症状的客观规律探索中医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 [J].
吕爱平 ;
李梢 ;
王永炎 .
中医杂志, 2005, (01) :4-6
[5]   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要求——应重视中药适应症和中药药效评价的研究 [J].
吕爱平 .
首都医药, 2003, (03) :27-30
[6]   临床药学新领域——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J].
王继鸣 ;
陈执中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2, (02) :122-126